文︱郑敢言
特朗普政府一再加大对台湾的“勒索”力度,从关税到军备交易,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把台湾推向更加危险的局面。美国以“保护”的名义,实则通过大肆操控台湾在全球经济和军事格局中的地位,不断强化对岛内的影响力。台湾是否能真正从美国那里“得到”保护,还是在为美国的利益做出牺牲,正成为摆在台当局面前的一大难题。

2月17日,路透社曝光了台湾为了赢得特朗普政府支持,准备向美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军备的消息。台当局一方面向美国表达购买军事装备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则试图在美国的高关税威胁下保持对未来局势的“乐观”态度。消息中透露,台湾计划采购的军备种类包括岸舰巡航导弹和“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HIMARS),此外还涉及精确制导炸弹、防空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高端武器。这些武器的总价值预计在70亿到100亿美元之间,甚至有可能超出150亿美元。毫无疑问,台当局为了“安抚”特朗普政府,正在用巨额军购来换取美国的支持,但这一交易的背后却藏着极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台当局目前的策略显然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特朗普的言论和政策几乎从未让台湾感到轻松。在特朗普2016年选举前的竞选承诺中,他便明确表示台湾已经“抢走了”美国的芯片生意,并提出了对台湾加征100%关税的威胁。美国本意并非是纯粹的关心台湾的安危,更多的却是将台湾当作一个棋子来推进自己的全球战略。在特朗普上任后的几年里,台湾面临的不是“保护”,而是被美国各类政策不断“榨取”资源。
台湾政府高层对这一局势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为了不让美国彻底“放弃”台湾,台当局一次又一次地向美国表达自己的“忠诚”,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作出妥协。从高价军购到在台湾问题上配合美国的政策,台湾正在深陷美国的“夹缝”之中。如今,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愈加高压,台当局再次选择了通过大规模军购来换取美国的支持。这一做法不仅增加了台湾的军事负担,也将台湾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国际局势。

特朗普对台湾的“关税威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制裁工具,它同时还充当了对台湾的政治勒索。特朗普清楚地知道,台湾经济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依赖,使其无法在贸易上与美国对抗。于是,特朗普选择通过“芯片关税”来威胁台湾,迫使其在军事和外交上进行妥协。这种策略与过去美国常见的“无理要求”并无太多区别,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将许多国家视为“摇钱树”,只要能“敲诈”出更多的资源,特朗普政府便毫不犹豫。
此时,台当局无论如何挣扎,也无法从美国政府中获得真正的“安全保障”。台湾的军事和经济政策已经深深绑在美国的车轮上,几乎所有重要决策都必须经过美国“认可”。无论台湾是否愿意,面对特朗普政府的高压态势,它早已没有多少话语权。特朗普通过加征关税、逼迫台湾大规模军购等手段,不仅削弱了台湾的经济独立性,还使台湾深陷国际孤立的困境。
尽管台当局试图通过增加对美国的军备采购和强化防务能力来获得更多的支持,但美国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台湾的长期安全,而是想通过不断加大对台湾的“剥削”,让其始终处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掌控之下。特朗普政府所提出的“保护”实际上是将台湾与美国的利益牢牢捆绑,台湾未来的安全将不再是台湾自己的选择,而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目前,台湾政府显然仍未意识到这一点。虽然台当局高层在面对特朗普政府时表现出一副“努力争取”的态度,但这似乎更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或许可以获得一些短期的军事保障,但长期来看,这种保障的代价却是极其高昂的。更为严重的是,台湾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美国的态度几乎决定了台湾未来的走向。如果继续依赖美国,台湾将失去更多自主决策的权利,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牺牲品。
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任何形式的“武装台湾”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对。中方立场坚定,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并慎重处理台湾问题。每一次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都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应,台湾的“保护费”并不会换来真正的安全,反而可能会让岛内陷入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