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打小背诵的《历史朝代歌》中明白无误的包含夏商两个历史朝代。
但昨天,一则“殷墟甲骨文直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的新闻着实让人有点迷惑 ?
商朝不是老早就官宣存在了、写在历史书上了么?还需要去证实?到现在才被证实?
其实不然。由于缺乏可信、有力的历史物证,史学界之前一直对夏商两个朝代(尤其是历史更古老的夏王朝)的存在持怀疑态度。而由于夏朝早于商朝,常识可知,想证实夏朝的存在必须先验证商朝的存在。
因此找到可信、有力证据论证商朝的存在不但事关验证更早期夏朝的存在,也直接关系整个中国5000年历史的完整性。不能成功证实这两个朝代的存在我们将无法再自信的说“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也难以让世人信服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因此,证实夏商两个朝代的存在不但是史学界的重大专业课题,也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事件。
证实一个朝代的存在需要两个方面的物证:首先是是否有足够详实的关于这个朝代的史料记载,其开国及代际传承的过程是否脉络清晰;其次是是否有出土文物来证实这个朝代有存续活动的痕迹。
证实商朝存在的难点在于没有足够多的历史物证,尤其是可识读的文字记载。
1928年,由于之前在附近发现了甲骨文,当时的中央历史研究所开始在安阳的小屯村进行试挖掘,尔后的十余年又陆续在这个被称为“殷墟”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宫殿宗庙地基遗址、王陵大墓,商朝存在的说法开始在史学界出现。
为了找到能佐证商朝存在的证据,了解更多关于商朝的历史详情,殷墟的考古发掘一直持续到90多年后的今天。期间总共出土了15万片的甲骨文、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这些历史文物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曾经显赫一时的商朝及其文明的存在。
殷墟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毫无疑问的满足证实朝代存在的第二点要求,真正的问题和难点在第一点: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汉字的不断演化导致我们现在对甲骨文的破译十分困难,无法完全理解古人几千年前在甲骨上的那些刻画。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有120余年,在全部确认的4300多个甲骨文字形中,只有约1500多个被成功破译和解读。由于破译难度之大,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出了每破译一个甲骨文字即奖励10万元的重赏令。悬赏令发布至今,成功获得奖励的只有南开大学蒋玉斌一人,甲骨文破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证实商朝存在的难点正是对已发掘甲骨文的解读和破译。而此次对殷墟的考古挖掘,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成功解读了之前发掘的殷墟甲骨文,证实了古史中商朝的存在以及安阳小屯村就是商朝宫廷所在地,成功的中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约1000年。
为什么刚好在这个时候发掘的甲骨文被破译、商朝被成功证实?
挖掘、考证商朝的存在一直是史学界的重大课题,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近百年来为此殚精竭虑。2016年以来,国家提出了 “文化自信”。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就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文化自信”源头。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十分关注一些重点领域的重大考古课题,相关专业考古单位也加紧加快了研究和考古工作。在这方面,前有2021年“三星堆”的重大考古发现,后有昨天的商朝成功被考证存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商朝客观存在,也必须被证实存在。
必须的
冯时在他的《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里就提到了,商先祖王亥甲骨文也作鸟亥,是唯一一个以图腾玄鸟为名的先王,而且王亥的儿子上甲微,也是首位用天干十日命名的,商朝对上甲的祭祀尤为重视,书里就提出,从王亥开始,商朝应该就进入了有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