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漫漫历史中,出现最多英雄人物的一段时间就是三国时期了。短短的几十年,无数的青年才俊在中华大地上发挥自己的本事,使自己名留青史。有些人留下了好名,如同刘备的仁义、陶谦的爱民和鲁肃的仁厚。有些人则留下了滔滔骂名,就算时隔1700多年,人们仍旧对他们骂不绝口,如同曹操屠城和董卓烧洛阳等等,都是人们痛恨的对象。
而在三国时期,有一位英雄人物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并且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其人就是关羽了。在刘备备战汉中时,关羽驻扎在荆楚。而此时的东吴为了能够和蜀国势力结好,提出了要和关羽进行联姻。这件事摆明了是好事,为何关羽会拒绝呢?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原因之一:关羽是刘备手下将军,和对方最高等级的孙权进行联姻犯忌讳。古时的将军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上级对自己的猜忌与怀疑。一旦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了。所以就算关羽与刘备的关系十分亲密,都已经结拜为兄弟了,然而关羽还是忧心忡忡。
自己的大哥都已经进位汉中王了,还进一步有登基为帝的趋势,而自己要是和对方最高等级的孙权进行联姻,那岂不是犯了君臣之间的大忌吗?大家要知道,东吴最高等级是孙权,而他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吴王了。作为蜀国势力的关羽也仅仅是镇守荆楚之地的最高将领,是属于地方势力的军阵一把手。
因此,两者之间的地位完全不对等。此时的孙权想要结好运关羽,无不就是递上了一把刀,以此来割裂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在权力面前,亲兄弟都有可能要刀剑相向了,更何况是结拜呢?而在权力面前,谁都不能保证对方能够一如既往把自己看为弟弟。
原因之二:关羽自身实力的强大,对孙权等东吴军团的败多胜少表示不屑。他自身的实力已经超出了当时大多数将领的范畴,可谓是排上了华夏将领一把手。他自身的武功十分了得,在万军丛中可谓是来去如风,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止的了关羽的进攻。
当然,大家要是觉得关将军只能够当一名冲将的话,就小瞧了他。他自身也有当统帅的天赋,而且在多日征战中,也已经锻炼出身为统帅应当具有的本事。这从关羽后来拿下樊城,就能够看得出来了。此时的他已经威盛华夏了,根本无人能够挡其锋芒。项王因为自身武力,都得逼得韩信采用十面埋伏的计策,才能将其扑杀。倘若项王有了统帅的天赋,那又能如何呢?
而关羽虽然在武力上不比项王,却在统帅上超出了他许多。所以,作为一名武功了得,统帅又不差的大将军,关羽对东吴胜少败多的战绩是十分看不起的。在和关羽提出联姻之前,东吴已经对曹操进行了频频进攻,但是大多数都是以失败结尾,这让关羽十分看不起对方的将领。
原因之三:刘备势力没有对荆州投入过多的关注,主要重心在汉中。此时的刘备已经把所有的重点放在了和曹操的正面作战中,基本上把所有能带的实力都带在身边了,并且把整个蜀国势力的重点全部都集中在小小的汉中之地。只有取得了此地,刘备就有了战略纵深机会,能够尽可威胁曹操的统治,又渴可震撼天下,暗示民众的心情。
可见汉中之地对于刘备有多么重要,所以他才会抽取了全部蜀国势力,只为了拿下汉中,打赢曹操。另外,镇守荆楚的是自己的结义兄弟,两人交情已久,再加上对关羽的认可,于是刘备就把自己的右翼完全交给了关羽,让他自己看着办。然而,刘备却忽视了他自身的能力,没有看到关羽在大战略上的认识不足,以至于没能够派出一名得力文臣帮助关羽整理当时神州的战略棋盘,以至于关羽说出了辱骂东吴的话。
总而言之,面对东吴的提亲,为何关羽直言拒绝呢?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蜀国精华都集中在了汉中地区,而对于关羽则过于放心,没有过多关注。同时,因为他自身对于东吴的小瞧,也导致关羽过于轻视了。这才有了拒绝东吴联姻的事件。那么,大家对关将军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