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联发科召开了一场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MDDC 2025)。大会以“AI随芯,应用无界”为主题,联合OPPO、vivo、小米以及通义千问、微软等厂商共同启动“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
在会上,联发科还带来了天玑旗舰家族新成员——天玑9400+旗舰5G智能体AI移动芯片,在刷新性能上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端侧AI能力,终端产品也将在本月开始陆续发布。
作为天玑9400的升级版,天玑9400+将Cortex-X925超大核的频率从3.62GHz提高到了3.73GHz,刷新了联发科阵营的频率上限。另外的3颗Cortex-X4超大核以及4颗Cortex-A720和此前保持一致,同样是3.3GHz/2.4GHz。
另外,12核的GPU核心Immortalis-G925也提升到了3.72GHz,图形性能相较于天玑9400肯定会有所提升。
从我们的超前测试来看,天玑9400+在某首批发布的机型上跑出了安兔兔282万+的成绩,Geekbench 6单核多核得分也分别达到了2785和9865,并且在3D Mark的光追测试环节提分不少。
实际的游戏体验中,因为CPU/GPU主频升高,高负载场景无须火力全开,大部分时候都可用较低能耗运行,所以功耗表现不错,机身温度也能平均下降2~3℃,游戏体验提升明显。
影像方面,Imagiq 1090 ISP影像处理器维持不变。联发科这次也喊出了“AI腾飞,全芯体验”的口号,其搭载的第八代NPU 890 AI处理器适配了多种大模型技术,同时还支持混合专家模式(Mixture of experts,MoE)、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MLA)、多Token 预测(Multi-token Prediction,MTP),8位浮点数(FP8)推理速度也有了提升。
另外,天玑9400+还支持天玑AI智能体化引擎,官方介绍可将传统应用升级为更好用的智能体化的AI应用,具体体验就要看落实到终端产品上的表现了。
除了性能和AI,天玑9400+还升级了蓝牙传输能力,可实现10公里视距内手机和手机互通,相较于天玑9400的双蓝牙融合BLR技术(最大通信距离可1.5公里),提升了6.6倍。值得一提的是,天玑9400+还新增了北斗卫星通信能力,在无网状态下,首次定位时间(TTFF)加快了33%。
目前,已有不少手机厂商宣布使用天玑9400+,包括已经发布的OPPO Find X8s系列和即将问世的vivo X200s和真我GT7,它们分别将在4月21日和4月23日正式亮相,旗舰机市场又要迎来新的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