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月
编辑|三月
前言当地时间3月24日,美俄高级代表于利雅得展开新一轮会晤,持续12小时,堪称艰难的“马拉松”。
回顾上次利雅得会晤,仅仅月余,彼时氛围融洽,4小时会谈让双方笑意盈盈,外界高呼“世纪大和解”,似乎美俄关系迎来曙光。
可如今,12小时的艰难博弈,换来的却是关键问题上的僵持,甚至连联合声明都难产。究竟是什么,让美俄关系从“蜜月”迅速跌入“僵局”?

在乌克兰问题上,普京的态度坚定且明确,他希望美国能够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四州及克里米亚的主权。
自2014年俄乌冲突后,乌东四地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举行公投加入俄罗斯,尽管公投结果未获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但俄罗斯在这些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实际的控制与管理体系。
乌克兰对于俄罗斯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宛如俄罗斯西部的一道重要屏障,历史上,乌克兰地区的局势变动多次深刻影响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普京还要求北约撤出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恢复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的状态。北约自成立以来,不断东扩,从最初的十几个成员国发展到如今的三十多个,一步步逼近俄罗斯的家门口。这种扩张态势,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安全。
苏联解体后,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反对,持续吸纳东欧国家加入,使得俄罗斯的安全空间被不断挤压。
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国家加入北约后,北约在这些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设施,频繁举行军事演习,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如果北约能够撤出这些国家,俄罗斯的西部边境将重新获得相对安全的战略空间,地缘政治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这不仅有助于俄罗斯稳定周边局势,还能为其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多年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和军事制裁,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这些制裁犹如一道道紧箍咒,严重束缚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在金融领域,俄罗斯的银行系统受到限制,国际金融交易受阻,许多俄罗斯银行被排除在国际结算体系之外,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流转不畅。
贸易制裁更是让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遭受重创,许多商品无法正常进出口,企业订单减少,经济增长乏力。

俄罗斯迫切要求美国全面解除这些制裁,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解除对俄银行系统的限制,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
只有这样,俄罗斯企业才能重新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开展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

普京的要求,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欧洲安全体系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欧洲,尤其是北约的东欧成员国,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根深蒂固。
一旦美国同意普京提出的北约撤军要求,这些国家将彻底暴露在俄罗斯的影响范围内,法国和英国牵头组建“自愿联盟”,便是欧洲对普京要求的强烈回应。
这一联盟的成立,明确显示出欧洲加强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决心,目的在于防止乌克兰被彻底吞并。

在欧洲国家看来,如果乌克兰倒下,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其他东欧国家。
一旦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将能够更加轻易地向欧洲腹地推进,这对于欧洲国家的安全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
如果特朗普在谈判中对普京妥协,同意北约撤军等要求,这将意味着北约体系的崩溃。北约作为欧洲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存在的意义在于集体防御和对俄罗斯的战略制衡。

一旦北约撤军,欧洲国家将对美国失去信任,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也将大幅削弱。欧洲国家可能会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战略,寻求更加独立的防务合作,甚至可能会推动欧洲组建独立于美国的防务联盟,这对于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国会中的两党鹰派势力,始终主张对俄采取强硬政策。
他们坚信,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一观点在美国政治精英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市场。
这些鹰派人士认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行动,如在叙利亚的军事介入、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等,都是其试图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表现。

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也不断向白宫发出警告,指出普京的要求本质上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
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美国军方担心,如果特朗普退让,美国在东欧地区的军事布局将受到严重影响,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将在该地区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这将对美国的军事安全构成威胁。
美国情报机构则从情报分析的角度出发,认为普京的要求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可能会对美国的情报收集和国家安全评估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使得特朗普在与普京的谈判中难以做出让步。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不同政治派别的观点分歧,都使得特朗普在外交决策上受到诸多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即便个人愿意与普京达成妥协,也难以突破国内的重重阻力,满足普京提出的要求。

美俄此次会谈失败,对俄乌冲突的影响立竿见影。战场上,局势大概率将继续胶着。
俄罗斯方面,在未能通过谈判获得其期望的安全保障和领土确认后,会更加坚定地巩固在乌克兰已取得的战果。
俄军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在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地区的军事部署,完善防御工事,整合当地的行政和经济体系,以确保这些地区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美国在会谈失败后,会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有限的军事支持。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利用乌克兰牵制俄罗斯的战略布局,但又要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因此,美国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如先进的反坦克导弹、防空系统等,增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使其能够在战场上与俄罗斯继续对抗,但又不至于引发俄罗斯的全面反击,导致局势失控。
这种有限的军事支持,会让俄乌冲突难以在短期内结束,双方将在战场上继续消耗。从美俄关系来看,短期内,双方可能不会彻底断绝对话,而是继续进行低强度的外交磋商。
毕竟,美俄作为全球两个重要的大国,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益交集,完全断绝关系对双方都不利。双方可能会在一些次要问题上寻求妥协,保持一定的沟通渠道,避免关系进一步恶化。
然而,从长期来看,美俄之间的博弈将继续加剧。

在乌克兰问题、北约东扩、能源博弈等核心问题上,双方的矛盾难以调和。未来,美俄可能会在国际舞台上展开更多的竞争,在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相互制衡,给全球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美俄会谈失败,让欧洲国家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欧洲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以应对俄罗斯的威胁和维护自身的安全。
一方面,欧洲国家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仅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还可能加强对乌克兰军队的培训和军事指导,进一步卷入俄乌冲突。
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可能会加快推动组建独立的防务联盟。随着对美国保护能力的怀疑加深,欧洲国家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必须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和防务合作。这可能会导致欧洲在军事上更加独立于美国,对北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美俄利雅得会晤的破裂,如同一场风暴,在国际政治的天空中掀起了层层波澜。普京的诉求,是俄罗斯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空间的急切渴望。
特朗普的困境,反映出美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复杂矛盾与国内政治的重重羁绊。这场会谈的失败,绝非偶然,而是美俄长期以来地缘政治、战略利益和国内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
未来,美俄关系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在对抗中继续沉沦,还是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对话与合作契机?这不仅关乎美俄两国的命运,也将深刻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
实际上俄乌都不想谈,因为双方的需求相差甚远,根本就谈不拢,但是迫于美国的淫威,只好摆出一个和谈的架势去糊弄川普,川普还信以为真了。所以我看川普也是一个大笨蛋。
对于乌俄停战谈判,普京曾经对记者说:乌克兰迟早会被俄罗斯全部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