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到,老话说“立冬三不做,平安过冬”,指哪三事?

读书文史 2024-11-05 18:43:47

【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11月7日,我们迎来了今年的立冬节气。立冬到,意味着冬季的到来。

在民间,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立冬三不做”的说法。那么,到底是哪三不做呢?具体都是哪些说法和讲究?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一、立冬三不做

1.不做剧烈运动

立冬时节,天气寒冷,气血潜藏于人体。过分出汗会扰乱阳气收藏的节奏,损伤人体。

《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说:“冬时大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冬天的时候,大地就像闭上了气门,气血也都藏起来了,这时候人们不应瞎折腾,累得满头大汗,不然体内的阳气发散出去了,对身体不好。

古人认为,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冬季阳气潜藏,如果强行通过剧烈运动使其外泄,会打破身体的平衡,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你看,冬天到了,万物渐入凋零之态,动物们亦顺应自然之律,蛰伏起来,以减少活动,保存宝贵的阳气,这是一种智慧而古老的生存哲学——在静默中蓄积力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耗,以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所以,立冬过后,三不做之一,就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身体有疾的朋友来说,更是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感冒或诱发其他并发症。

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年龄,选择适量的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运动前,应该做好相应的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特别要注意避免在极端严寒的环境中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一些比较柔和的有氧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跳绳等。

另外,立冬之后,天气日渐寒冷,早晚温差大,气温变化大,这时也是疾病的高发期,切勿贪凉,以免诱发身体其他疾病。要注意防寒保暖,做到“不冻头、不冻腹、不冻脚”。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喜欢穿短裤,露脐装,这样的穿衣习惯并不适合冬天,应该要避免,以免寒邪入侵而耗损阳气。

2.不轻易拆除房屋或动土修造

立冬是阳气渐弱、阴气渐长的时期,万物都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此时不宜拆除房屋或动土修造。古人认为此时拆除房屋,会带来不祥之气。

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遵循着阴阳五行的规律运行。

立冬时节,阴气逐渐旺盛,阳气逐渐减弱,这是自然界的一种平衡状态。如果此时进行房屋拆除或动土修造,就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和和谐,带来不祥之气,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人们往往都会避免在立冬节气进行这类活动。

抛开风水和传统观念不说,这一说法其实也不难理解。

从实际上看,立冬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气温急剧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不仅是迎来大幅度的降温,还可能迎来冰雪天气。这样的气候环境,显然是不利于施工的。

因为低温,冰冻天气,不仅影响动土进度,也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同时影响施工人员的作业效率‌。另外,这对工人来说,在极寒的天气下干活,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湿衣物在寒冬下比较难晾干,容易导致湿气侵入身体,从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3.不远行

立冬之后,天气变冷了,万物凋零。在这个时节,人们也应该顺应自然的节奏,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外出远行。这是因为远行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而且在旅途中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身体不适甚至生病。

从我们中医的说法来讲,立冬后身体里的阳气就往里收了,阴气外盛,此时如果远行,尤其是在冷飕飕的外头长时间活动,很容易使阳气外泄,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一旦阳气受损,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再者,出门在外,吃喝拉撒都不像在家那么方便。远行往往伴随着饮食和睡眠的不规律,这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们很难保证饮食的卫生和营养,同时也容易因为兴奋或紧张而影响到睡眠质量。这些因素都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增加生病的风险。

所以,立冬之后,不宜远行,而应该养精蓄锐,避免阳气消耗过大,损害身体健康。

二、立冬吃“三样”

除了避开上述“三忌”外,立冬还有吃“三样”的说法,都是哪三样呢?

1.吃饺子

吃饺子是立冬之日的习俗之一。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在古代,人们认为立冬吃饺子可以补足阳气,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这一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冬至吃饺子,还与纪念医圣张仲景有关,读书君在此前的文章中曾详细提过。

2.吃羊肉

立冬到了,很多地方都有吃羊肉的习俗,尤其是北方地区尤为普遍。羊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滋补暖胃,且也非常适合在秋冬季进补。因为秋冬季正是羊肉肥美的时候;而且这时候也是人们贴秋膘、进补的好时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社会,羊肉还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食材,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时才会食用。如今,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吃羊肉逐渐成为大众的食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秋冬季到,正是贴秋膘的时候,于是很多人疯狂进食进补,然而这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进补时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胡乱进补、长期大补、偏食偏补。否则不仅会增加胃部的负担,更会惹病上身。

3.吃柿子

立冬时节,很多地方还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对身体有益。但柿子也属寒性,不宜多吃。

三、立冬时节的养生小建议

1.饮食调理

立冬时节,人们需要更多的热量来御寒,因此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黑木耳等,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增加身体的御寒能力‌。

此外,适量摄入辣椒和生姜等辛辣食品,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

2.临睡前温水泡脚

冬天气温低,尤其是到了晚上,脚部容易受凉,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我们在睡觉前,可以用温水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的各大穴位,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3.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中说:“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冬天到了,我们早上起床不宜过早,早睡晚起更符合自然规律。因为冬季是寒气重的日子,起床太早容易受寒气侵袭。

且冬季寒冷,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受寒受冻,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2 阅读:839
评论列表
  • 2024-11-06 10:15

    感谢老师分享,我记住啦[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