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必看!别再傻傻只测血糖,这个数值能预测并发症风险!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2024-11-08 07:53:15

在糖尿病的漫长抗争之路上,很多患者往往只关注日常的血糖监测,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检测指标 —— 糖化血红蛋白。事实上,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的管理和并发症风险预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糖尿病与并发症的严峻挑战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可怕的是,长期高血糖状态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约 20%-40% 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而一旦出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衰退,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再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25 倍。

二、糖化血红蛋白 —— 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指标

1.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由于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是缓慢、持续且不可逆的,因此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应过去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与日常的血糖监测不同,糖化血红蛋白不受一时的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影响,能更稳定、全面地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2.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在 4%-6%。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小于 7%。然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严重低血糖史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能需要适当放宽。

例如,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以在 7.5% 以下,以避免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对于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 6% 以下,以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预期寿命有限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以放宽至 8% 左右。

三、糖化血红蛋白在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中有什么作用?

1.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一项对超过 10 万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 1%,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18%。当糖化血红蛋白超过 7% 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2.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 7%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是糖化血红蛋白小于 7% 患者的 2.5 倍。

3. 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 1%,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就会增加 30%。

4.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 8% 的患者,发生神经病变的风险是糖化血红蛋白小于 8% 患者的 1.8 倍。

四、如何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 合理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运动应在饭后 1-2 小时进行,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或身体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3. 药物治疗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得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4.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睡前血糖等,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同时,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