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四周环海,气候湿润,但却是一个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岛国。
沙漠和荒漠的总面积超过340万平方千米,占据澳大利亚总面积的44%,怪不得说,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任性”的国家。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四面环海的大陆,成为了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之一?
气候分水岭想要解开澳大利亚干旱之谜,就不得不提到一条如同巨龙般盘踞在其东海岸的山脉——大分水岭。
这条绵延30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的山脉,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深刻地影响着澳大利亚的气候格局。
它如同一位严苛的守门人,将来自太平洋的丰沛水汽拒之门外,造就了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截然不同的气候景象。
每年7月,当东南季风裹挟着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登陆澳大利亚时,大分水岭便展现出它强大的拦截能力。
潮湿的空气在东侧山坡迎风而上,被迫抬升,温度骤降,水汽凝结成雨,倾泻而下。
所以,大分水岭东部地区雨水充沛,植被繁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翻越了大分水岭之后,气流中的水汽早已所剩无几,干燥的空气给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带来持续的干旱。
这条山脉就像一道无形的墙,将澳大利亚一分为二,东部享受着海洋的恩赐,西部则承受着干旱的煎熬。
它如同命运的安排,决定了澳大利亚水资源的分配,也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大陆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干旱的掌控者除了大分水岭的阻隔,澳大利亚的干旱还受到另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副热带高压。
南回归线恰好穿过澳大利亚中部,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个纬度带,大致在南北纬15°到35°之间,是全球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
副热带高压带就像一个巨大的“干旱制造机”。在高压控制下,空气下沉,形成下沉气流。
下沉的空气绝热增温,变得更加干燥,难以形成降水,这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锅盖,牢牢地压制着地面的水汽,使其无法上升凝结成云,最终形成降雨。
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宽广,进一步加剧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广阔的陆地更容易受到高压控制,使得干旱的范围更加广泛,程度也更加严重。
从全球范围来看,南北纬15°到35°之间是沙漠集中分布的区域,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纳米布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都位于这个纬度带。
澳大利亚的沙漠也不例外,它们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深刻影响。
洋流的双重奏如果说大分水岭和副热带高压是澳大利亚干旱的“幕后黑手”,那么洋流则像一位双面间谍,在澳大利亚气候的舞台上扮演着复杂的角色。
在澳大利亚东部,来自太平洋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带来了温暖湿润的空气,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这些水汽大部分被大分水岭拦截,难以深入内陆。
而在澳大利亚西部,情况则截然不同。西澳大利亚寒流从南极洲方向流经西澳大利亚海岸,带来了冰冷干燥的空气。
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西部沿海地区空气湿度降低,降水减少。即使偶尔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北季风带来水汽,也难以形成有效的降水。
洋流在澳大利亚气候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东部暖流带来湿润,却受地形阻隔,西部寒流带来干燥,加剧了干旱。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洋流,共同塑造了澳大利亚复杂多变的气候格局。
大陆轮廓与地质活动从地质历史来看,澳大利亚大陆位于板块中心,长期以来地质活动相对稳定,缺乏剧烈的地壳运动,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地形相对平坦,缺乏高耸的山脉,不利于水汽的抬升和降水的形成。
史上冰川活动对澳大利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小,没有像其他大陆那样留下大量的冰川融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
而这也潜移默化地加剧着澳大利亚的干旱程度,共同塑造了这片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
干旱中的奇迹——沙漠花园在澳大利亚广袤的西部内陆,西澳大利亚沙漠占据了超过1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上第四大沙漠。
这里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稀少,夏季最高气温甚至可以超过50℃,可谓是生命的禁区,然而,就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上,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沙漠花园。
科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超过3600种植物,展现出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如果以单位面积的植物种类来计算,西澳大利亚沙漠的物种丰富度甚至超过了以物种多样性著称的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
这片沙漠花园的奇迹,不仅在于它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维持了如此丰富的物种生存,更在于这些植物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独特的适应性。
多重因素的交织干旱给澳大利亚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塑造了这片大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西澳大利亚沙漠的“沙漠花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和奇迹。
理解澳大利亚干旱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片神奇的土地,并探索如何在干旱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澳大利亚而言,学习与干旱共存,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