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至,春雷乍响,万物复苏,沉睡一冬的昆虫被唤醒,也宣告着农业生产步入新周期,这一时期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是守护饮食健康的关键节点。
惊蛰后气温回升,空气湿度渐增,食物储存环境面临挑战。在仓储环节,食品企业需严格把控温湿度,定期检查货架货物,避免谷类、干货受潮霉变,滋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同时,物流运输中的冷链设备也要精准维护,确保新鲜食材如肉类、奶制品在低温下安全送达餐桌,防止微生物繁殖导致的变质风险。
农事活动在惊蛰全面展开,农药使用成为食品安全源头管理重点。农户应遵循科学配比,合理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杜绝蔬菜、水果农药超标问题。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对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市场,为消费者筑牢第一道防线。

随着春季野菜、春笋等时令食材大量上市,餐饮行业迎来食安考验。餐馆要对食材来源严格把关,确保野菜采摘地无污染,春笋无农药残留。厨房加工过程中,做到生熟分开,规范烹饪流程,彻底加热食材,消灭潜在病菌与寄生虫,为食客提供安全又美味的春日佳肴。
惊蛰是新起点,食安人以严谨态度和专业行动,守护春日舌尖安全,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让人们在享受春日美食的同时,吃得放心、安心。
原创:胖瘦食安圈
2025年:第1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