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孝埈摔倒的那一瞬间,我坐在电视机前突然觉得很难过,因为这个冬天真的很冷,运动员们穿着短袖在冰面上飞驰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学滑冰时摔倒的感觉。
场馆里的温度保持在零下十几度,我看着大屏幕上不断切换的画面,心想这个温度对于运动员来说应该是最舒服的状态,但对于观众来说还是有点冷的。
转播镜头给到了林孝埈的特写,他的表情很平静,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但是我知道他的心里一定不好受,毕竟这是在主场比赛。
韩国队的欢呼声传来的时候,我看到范可新低着头走向更衣室,她的步伐很沉重,这让我想起了她在北京冬奥会上的那个金牌。
记得上次采访范可新的时候她说过,短道速滑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圈会发生什么。
教练组在场边的表情很复杂,他们可能在想接下来的比赛要怎么调整,毕竟后面还有好几个项目要比。
冰场的灯光很亮,照得冰面泛着白光,标志块在冰面上显得特别醒目,我开始注意到每个转弯的细节。
运动员们在弯道时身体几乎要贴到冰面,速度快得让人屏住呼吸,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保持平衡的。
韩国队的配合确实很默契,他们的交接棒动作行云流水,让人看不出任何生涩感。
有人说韩国队引进了什么新的训练系统,但我觉得可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比较放松。
场馆的大屏幕上不断回放着比赛的精彩片段,我注意到每次转弯时选手们的姿势都略有不同。
更衣室的气氛很沉闷,队员们三三两两坐着,谁都没说话,但是每个人的眼神都很坚定。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说短道速滑最难的不是体能训练,而是心理调节。
韩国队在领奖台上笑得很开心,我突然想起他们之前在训练时的样子,确实很拼命。
场馆外面下起了小雪,我看到有工作人员在清理观众席的积雪,这场雪来得真是时候。
酒店大堂里挤满了来看比赛的游客,我听到有人用韩语在讨论今天的比赛。
街上的小店都挂上了亚冬会的横幅,老板们笑得很灿烂,大概生意这几天特别好。
记者席上的同行们都在赶稿子,我看到有人的屏幕上打惊天样的字眼。
运动员食堂里,中韩两队的选手坐在不同的区域,但都在专注地吃着饭,准备明天的比赛。
训练场上的灯一直亮到很晚,我知道队员们一定还在加练,为了明天的比赛。
体育总局的领导来看了训练,跟教练组聊了很久,大概是在讨论接下来的备战计划。
冰面维护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碌,因为明天一早还有其他项目要用场地。
我发现自己开始关注天气预报,好像天气也会影响到比赛的发挥。
媒体中心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赛事预告,下一场比赛好像是男子1500米。
工作人员在整理各种数据,有关于速度的,有关于弯道角度的,还有关于体能的。
场馆外的雪还在下,地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明天可能要提前来铲雪。
我看到有小朋友在场馆外面学着选手的样子滑冰,摔了又爬起来,感觉特别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