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现实生活中有五个大家都会遇到的困惑问题,求高人解答

儒雅和君呀 2025-02-06 04:57:01
为什么110、119、120不设置定位功能?

2022年5月,河南大学郑州校区一女生独自在宿舍突发脑溢血,拨打120急救电话,郑州急救中心接线员反复询问具体地址。因女生病情加重,意识混乱、声音微弱、口齿不清,通话进行了8分钟也没说清具体地址,而急救中心也没有派出救护车。女生老师和同学发现其没去做核酸到宿舍寻找时,才发现危情,又拨打了120,救护车赶到时已过去了两个小时,女生不治而亡,一个豆蔻年华的姑娘就这样逝去了。

此事曝光后,接线员被开除,急救中心和郑州卫健委相关负责人4人受到不同程度处理。

回想此案,我想问的是:120为什么不能开通手机通话定位功能?如果可以像手机导航那样的定位,救护车起码能迅速开到女生宿舍楼下,再通过其它方法找到人,不至于耽误很多抢救时间。

同样疑问的还有110、119报警电话,似乎也是需报警人详细描述地址再出警。这几个应急电话都人命关天,分秒必争,很多报警者本就身处险情,反应能力、语言表达都会下降,再靠本人叙述确定事发位置确有困难。现在普通手机用户互通位置、导航位置几秒钟就搞定了,为什么这几个关系人民大众最重要的号码不能快速定位?难道还有什么科技难题?

现在通过手机通话定位,似乎只用于公安机关追踪监视犯罪嫌疑人,难道110、119、120定位报案人,有侵犯人权之嫌而不用?

为什么低峰时段和偏远路口红绿灯不设成“黄闪”?

现在很多城市的红绿灯不管什么时段,不管什么位置,都是一成不变的读秒设置,哪怕是半夜凌晨,没有一辆车通过,或只有一辆车在那儿等;车流量稀稀拉拉的新建开发区,或是远郊新建成的道路,一直也在遵守“绿灯行、红灯停”的铁规。为什么不在低峰时段和车流量很少的路口,设成提醒作用的“黄闪”,让驾驶者自行调度、提高通行效率呢?

为什么商业广场、高架桥下也建绿化带?

现在各地搞生态文化、搞生态文明,无处不绿,为绿而绿,人让绿地,似乎成了某种政治正确,左的很。

有的商业广场,本是市民游人出入、休闲、游玩的人流集散地,却非要种点草,搞块绿地,大煞风景。试想如果天安门广场弄块草坪成何体统?

有的城市高架桥下,明明下面车辆川流不息,车位难觅,却非要搞成绿化带,不让停车;有的三环外高架桥,旁边就是公园,市民游园无处停车,桥下本可充分利用空间建停车场,却宁可让你停在路边违停堵塞交通,宁可种草也不让你停。

某城这个高架桥下左右各有一个公园,没有停车场,桥下大片空间却种成草也不利用

有的城市大动脉主干道,本就车流滚滚,却还要在中间硬是弄出两个车道的绿化带。

在公园、人行道、河岸、小区、桥栏、楼顶墙面、单位院落甚至饭店厕所搞绿化,没人会说啥,为什么不能给人们的出行活动留点必要的空间?所有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吗?城市建设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面子里子兼顾更重要?

为什么不少城市对外地车牌也限号?

有一个真实的经历:去年11月份去兰州旅游,到了黄河中山大桥景区,正发愁如何停车,忽然发现左手有个小停车场,上面写着“外地宝宝专属停车场”,一问果然只对外地车牌开放,遂顺利进入停好,一顿暖意也油然而生。但回到家不久,一张违反限号规定的罚单也随之而来,瞬间抵消了先前的好感。

这并非个例,现在没有一个城市公开声明对外地城市不限号的。出门远行,难道大家都要先看看目的城市的“黄历”,看你哪天不限号再去?早到了在外面先住一夜?不限号到了第二天车得歇趴窝一天再跑?

为什么超市买的番茄总是生的?

番茄是所有蔬菜瓜果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一种,你说为了长得光鲜亮丽、早上市早挣钱、保鲜时间长耐储存,而施化肥、打农药、用激素、使保鲜剂,都能忍,但起码保证它是成熟的吧。现实是超市里卖的番茄永远都是生硬的(也有熟的,价格高出几倍),像一个红色手雷。买回去是生的,再放多少天还是生的,生吃是生的,想熟着吃怎么熬、炒、炖就是不收汁。

左为占据超市C位的生硬番茄,右为少见价高的熟番茄

香蕉买时候是生的,放放还能放熟,还有很多蔬菜瓜果,虽然不是过去的味了,但你不能说它是生的。唯独这番茄,吃个熟的就成了奢望。所以想问问那些种植番茄的人,难道让它自然长熟或能够放熟有那么难吗?你们种的生番茄你们自己吃吗?你们真要毁掉国人那种酸甜爆汁、果菜皆宜、百吃不厌的味蕾记忆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