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立冬后这个周末清晨,我静静守在南浔古镇十字港码头的平台上,等待着这座千年古镇苏醒过来。
此刻,空气中已经有了冬的凉意。温暖的晨曦中,一对情侣伫立在通津桥上,凝固成一幅静美灵动的江南水彩画。
南浔古镇的桥,承接了南浔先辈的足履,凝聚了南浔商人的智慧,不仅沟通了古镇的交通血脉,更是南浔跌宕起伏的历史见证。
通津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古运河,高敞大气,蔚为壮观,为南浔丝商们当年贩丝船运的必经之地。
与通津桥遥遥相望的便是处于頔塘故道东栅、被人称为“姐妹桥”的洪济桥。
1937年,中国军队为阻止日军进攻湖州,曾炸毁洪济桥部分桥面,后虽经修复,但桥洞正中间仍残缺了一块方石,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
看尽了世间繁华,赏尽了人间美景,洪济桥更像一个饱经世事的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小镇。
出生在水乡的自己,原以为对古镇再也不心动了,记忆中江南古镇星罗棋布,无非都是白墙黛瓦和小桥流水,但直到遇见南浔古镇,却感受到一番别样的味道。
与乌镇、西塘等众多水乡名镇相比,南浔不仅继承了江南的婉约与柔美,更融合了徽派的古朴与韵味,独具一格。
尤其,南浔古镇更像西学归来的十三姨,西式建筑的红房子、小洋楼,中西合璧,运河、石阶、古树相得益彰,相比乌镇、西塘人流如织,深秋的南浔显得无比清净优雅……
南浔古镇,位于江浙两省的交界处,几乎就是跨过一条马路,便从江苏的苏州,进入浙江的湖州市南浔区。
历史上的南浔既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同时也是富甲一方的大镇。
南浔古镇有多富,你只要看一个统计资料就知道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在七千万两白银之间,而南浔,单单从事经商的近百位巨富手上,却握有白银资本八千万两。
无论是屋内眺望窗外,还是在水阁之上远眺,亦或是在青石板上漫步,古镇的静谧与岁月的沉淀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纯净无暇的时代。
漫步在古镇的长廊上,人潮稀少,却能捕捉到河边洗衣的村民、悠闲摇椅的老人、奔跑嬉戏的孩童,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真正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南浔古镇,最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村落,当首推“百间楼”。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古镇被点点灯火装点得如梦如幻。
灯火阑珊,人间烟火气弥漫,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百间楼,东起运河上的吊桥,北至栅桩桥,骑楼式的居民旧宅,沿着运河的河道呈半圆弧形排布。
站在东面的吊桥处,你无法望见北面的栅桩桥,因为河道在中间拐了小半弯。河道两边连绵的居民楼,大多保留着明清建筑的特色。
楼房最高仅有两层,却建有高高的马头墙,除了门前用木板、花窗装饰外,其余均是白墙黛瓦。
而百间楼的廊檐,下方用木柱支撑,上面则铺有青瓦,二层楼居家的房屋,都会缩进去一段。这临河的一面,全是开有木窗。从二楼推开木窗,便能欣赏运河的全貌。
就这样,运河两岸百余间房屋,鳞次栉比地紧挨着一起,从远处看那高高的马头墙,你大致能数清视线中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这廊檐的下方,也是临河的通道,因为有廊檐的遮挡,行人无惧风雨烈日,长长的廊檐通道,还能引来河道上的清风,自然,廊檐下便是百间楼居民日常聊天、用餐,甚至聚会的好场所。
廊檐的路面,一律是用一米见方的黄石板铺就而成。南方多雨水,又是临河,石板路不易积水,还能起到防滑的效果。
百间楼百姓居家的日常,便是在自家的廊檐下,搬个小桌椅,坐着看运河水向东流去。廊柱间的木柱子,居民在上面系根绳,便是最好的晾衣架。
在那个全部依靠水运的年代,有船运,便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富裕。
当年,南浔依托自己周边乡村的养蚕、缫丝,一举成为一个生丝品的大镇,每年生丝上市季节,各方商贾纷纷前来采购。而采购的成品,全部需要靠水运,才能发往其他城市。
去南浔古镇,一定要去看看百间楼,因为那里是最江南水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