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俄媒报道称:上个月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苏-57战斗机与S-70无人机一道,对乌克兰苏梅地区展开了空袭。
那时,S-70无人机发射了一枚KH-59空地导弹,并准确命中了目标,同时也消灭了北约潜藏在乌克兰的一些指挥官。
目前暂不清楚,那次攻击是由苏-57飞行员指挥S-70隐身无人机完成;还是由地面工作站操控S-70完成的;或者是由苏-57飞行员确定目标之后,S-70无人机来投弹,两者相互协作完成的。
不管S-70是怎么进行攻击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该无人机实现了战术,也完成了预定的打击目标。
自此之后,“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大型隐身无人机”的组合,将成为未来战场上新型的对陆打击模式,也将成为大国空军的标准配置。
尽管,苏-57与S-70组合完成了首杀;但是,这个组合还不甚完美。终究苏-57的隐身性能还不够,且属于单座机。也正是这两个不足之处,使得该组合还有一些破绽存在。
第一:苏-57战斗机的隐身性能并不好,当与防空实力比较强的国家交战时,容易被发现。
尽管俄罗斯一再宣称苏-57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但是其隐身性能令人不敢恭维。较为粗糙的机身蒙皮处理工艺;毫无遮挡的发动机;近乎是直通通的进气道;分段式座舱盖;球形红外探测仪。
这一切不够精密的机身制造工艺,都预示着苏-57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不会很优秀,至少是无力与F-22A、F-35A、歼-20相媲美的,也无法达到0.1平方米级别。
当苏-57与S-70组成编队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就有可能被对方的防空系统给发现,从而遭到拦截。
别看苏-57与S-70无人机的组合在乌克兰战场上大显神威,那时因为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已经瘫痪了,已经没有实力去发现隐身性能不太好的苏-57战斗机。
换做其他防空系统系统比较完善的国家,一准就抓到了苏-57,基本上是不会给它深入纵深腹地的机会。由此可见,苏-57的隐身性能不够完美,是该组合一个较大的缺陷。
第二:苏-57的飞行员在驾驶战斗机的同时,是很难再分出精力去控制S-70无人机的。
毕竟作为单座战斗机,苏-57的飞行员在驾驶战机的同时。若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操控S-70,那势必会影响苏-57的正常飞行,尤其是在进行空战时。
假设说,由于飞行员的分心导致战斗机被击落,那还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说,单座战斗机就非常不适合用于作为隐身无人战斗机的控制机。除非人工智能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无人机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
第三,受限于通信和飞行员问题,貌似一架苏-57只能指挥少量的S-70无人机
据俄罗斯宣称,一架苏-57战斗机可以指挥2架~4架S-70隐身无人机,个人对俄媒的报道持怀疑态度。一名飞行员在同时操控战斗机飞行时,还要同时控制4架无人机,这还让不让飞行员活了。虽说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但是还没有到那么高的地步。
此外,想要同时控制4架无人机,那对一个国家的通讯技术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在通讯领域,向来是俄罗斯的劣势,根据披露的画面显示:歼-20只能同时指挥3架攻击-11无人机,F-35A也只能同时指挥2架无人机,估计苏-57也就只能指挥一架S-70无人机了。
既然,空天军装备不甚很强的俄罗斯都开始实行了苏-57+S-70的强强组合;那么,实力更强的我国空军,必然也会走上这条路途,用于提升制空和攻陆作战能力。
目前来看,我国空军有人机与无人机的组合也只能是双座版歼-20+攻击-11/飞鸿-97。
相比于苏-57+S-70的组合,歼-20+攻击-11/飞鸿-57的组合就完美的避开了它们的不足之处。
歼-20战斗机的隐身性能要优于苏-57
相比于苏-57这种半吊子隐身战斗机而言,歼-20的隐身性能无疑更加优秀。
S型大弯曲的进气道、菱形机身截面、一体化镀膜座舱盖、锯齿状的蒙皮接缝和发动机尾喷管、内置武器舱、喷涂隐身涂料等等这一切的技术和措施的应用,无疑都提高了歼-20战斗机的隐身性能。
即便歼-20的隐身性能不及F-22A,那至少也要比F-35A要好一些的。
从历次的对抗性空战演习中可以看到,四代机和四代半战斗机是无法在超视距空战中击败歼-20的。
这也就是说,即便敌方地位地对空大型预警雷达发现了歼-20,派出前出拦截的战斗机也拿歼-20没辙,还有可能反被击落。
当歼-20的隐身性能上去之后,那在穿越敌方防空系统时,就不必像苏-57那样担忧遭到敌方的拦截和攻击。从而可以在攻击-11/飞鸿-97后面,大摇大摆的飞入敌方领空之内,完成预定的攻击任务。
双座版的歼-20后座飞行员可以专注的操纵攻击-11/飞鸿-97
双座版歼-20的飞行员在操控攻击-11/飞鸿-97时更加得心应手,毕竟是比单座版多了一个飞行员。
前座飞行员在操纵歼-20与敌作战时,丝毫不会影响后座飞行员的操纵状态,即便是在做大机动动作时亦是如此。
由此可见,双座版的歼-20战斗机,可真是为指挥无人僚机量身打造的。
概而论之,双座版的歼-20战斗机将具备更加优秀的性能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实歼-20+攻击-11/飞鸿-97的战斗组合,要比苏-57+S-70的战斗力更强一些。
如今,为歼-20的内置弹仓量身定做研发的精确制导弹药也在航展中亮相了,为攻击-11和飞鸿-97配套研发的弹药也有相应的规格。以我国现有的科技实力,是完全可以研发出适合歼-20、攻击-11、飞鸿-97的内置弹药。
一旦这些弹药适配完成,那三者的组合就将具备较强的空战和对地打击能力。(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