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赐大臣的书法,被俄罗斯秘密收藏,每个字都有皇家气象!

三余书社啥 2025-02-08 19:10:36

清代的皇帝基本都有欣赏和创作书画的习惯,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帝王,不仅内府所藏文物数量陡增,个人水平也称得上清帝中的前三甲。学界一般认为,康熙的书法水平要比雍正、乾隆高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书写的“天下第一福”。

康熙在位期间,百官进献和民间上贡了许多书法碑帖,囊括历代诸家,尤其以元明两朝居多。康熙特别喜欢董其昌的字,也正是他的推崇,确立了董书在历史地位。他曾说:“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对于董其昌的作品,康熙细心临摹,兼取赵孟頫、文徵明、颜真卿等人笔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楷、行、草皆能,大字、小字均可。其传世书法,除了那些奏折批复外,还有御赐书册。他常将自己所写的作品赏赐臣下,鄂尔泰、张廷玉、李光地、王鸿绪等都收到过。

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珍藏着康熙一件极为罕见的书法,名为《书赐群臣法帖册》。据考证,此作是他晚年书写,赏赐给山西陈良玉等七位官员,此作以行楷书就,字径超过8厘米,每个字浑厚开张,颇有皇家大气象。

有网友看了这幅作品,调侃道“乾隆真是没有继承爷爷的艺术天赋”。此作藏锋起笔,笔尖入纸以后有明显的衄挫、调锋、按压动作。行笔以中锋为主,偶见侧锋以增加灵巧,笔画饱满大气,肉多于骨但不臃肿,内藏筋骨,挺拔刚健。

《法帖册》起笔轻盈,书写过程中有明显的轻重、提按、刚柔、粗细对比,转折处方圆并用,既有圆笔处理如“折钗股”,又有方折处理,棱角分明。收笔从容不迫,出勾果决,无拖泥带水。

结字方面明显吸收了王羲之、柳公权、董其昌三家,中宫紧实、四面开张,呈现辐射状。以纵取势,连绵纵长,内部结构疏密得宜,收放自如。字迹大小错落,左右结构有高低、轻重对比,上下部分则有收放、敛展变化。

章法疏密有致,虽是拓本,但能看出用墨枯润得宜,浓淡变化与飞白虚连比比皆是。纵览全卷,字字见法度,笔笔有功力,刚柔并济,虚实结合,不失为一部上佳之作。想要领略古人行楷之法,此作是一块“敲门砖”,值得好好临摹和欣赏。

您认为康熙帝这幅字写得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