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片
前言美美的喝上一碗鸡汤,却未料竟领到一张鬼门关的“通行证”。
27岁杭州小伙一次深夜煲汤,却因一片小小药材,差点变成了小伙养生路上的催命符。
究竟是什么东西,竟让养生变成了作死?

养生
一碗“大补”的鸡汤事发当天,一位加班至凌晨的小伙,总算能够把疲倦的身心,拖回家中休养一番。
高强度工作的他,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哭诉白天收到的折磨,向小伙申请能量的“补充”。
面对身体的“求援”,冰箱里的半只鸡和自己收藏的附片成为了小伙眼中的“大补药”,小伙已经磨刀霍霍,准备今天“大干一场”。

鸡汤
小伙心想这次一定要用自己平日所了解的养生知识好好做一碗“鲜美滋润”的鸡汤。伴随着扑鼻的香味,小伙立即盛了一碗鸡汤打算好好过一把瘾。
可随着鸡汤下肚,没过一会儿,小伙便两眼一黑倒在了地上,家人如何呼唤却就是醒不过来。
提心吊胆的家人最后急忙拨打120,送小伙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抢救
在接到小伙后,医生先向其家属了解了具体情况,聊到做鸡汤的时候才得知,小伙在煲鸡汤的时候放了几片附片。
医生思考片刻便得出了结论并向家属告知,很可能就是“乌头碱”这种有毒物质在作祟。
在手术室里,医生运用洗胃、催泻、药物对抗症状等“十八般武艺”来努力减轻身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

洗胃
经过了漫长的艰苦奋斗,医生终于把小伙从死神的镰刀底下,抢了回来。
事后在医生询问小伙的时候才得知,之所以会放附片,是平时自己非常痴迷养生。
小伙表示在了解到中药养身的之后,就想着配合煲汤的时候一起煮煮,给自己身体好好补一下,未曾想到会酿成这么大的后果。

中药
之后医院对小伙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再三提醒他以后碰到此类“养生”药材,不要再随随便便跟食材一起加工。
小伙也这会养生的闹剧搞得非常后怕,连忙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是药三分毒”,在未充分了解一个药物就贸然使用,把自己的生命搬上了赌桌。

是药三分毒
致命的“药材”“附片”取名于附子加工成片状,取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根部,其主要成分是乌头碱,是我们生活里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的主要功效是散寒温补,在中医里往往被使用于治疗身体阳气虚脱、四肢冰冷、脉象微弱等症状。
此外,乌头碱在100°C的长时间高温煎煮下,会被分解成乌头次碱,它能够帮助人们促进血液循环和止痛。
因此在百姓生活里,总有人热衷于放两片附片来作为药膳或者煲汤的补剂从而达到驱寒暖身的功效。

药膳
然而,听上去这样的一味药材好像和大家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
可致命的是,附片里的潜在危害可一点也不比所谓的“养生疗效”差,一但操作不慎,养生也能片刻转化为“作死”。
附片中主要毒性物质就是乌头碱,这类物质毒性极大,毒性最具代表的以雪上一枝蒿为例,仅仅服用150ml就能让人“中招”。
即使毒性最低的乌头碱,仅仅几毫克就可以把你的身体搞得岌岌可危,甚至丧命。

乌头碱
此外乌头碱的使用条件对一般人来说也非常苛刻,用一次往往需要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精细处理,才能将其毒性慢慢降低。
现实中,经常有人嫌弃流程的繁琐而自行减少加工的步骤,最后服用中毒。
因此,当我们真滴想要发挥其“养生疗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药性,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要求的动作和剂量去操作。
不然,等到药物中毒的时候,真是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

药物中毒
那么问题来了,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如何辨别是否中毒和后续的自救呢?
辨别是否乌头碱中毒,核心要点就是从使用后的症状观察出手:
乌头碱会先作用于神经系统,它会打破你日常运转的神经工作体系,让你的神经最后走向麻痹。
当我们口服这类药物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口腔内部会滋生一阵阵的痛感和火烧了的感觉。

乌头碱中毒
随后你会感到舌头和口腔在渐渐脱离你的指挥,面对大脑的指令也不再灵敏。
难受之后,你的其他系统也开始遭罪,中毒时你会感到心悸,心律失常,恶心,呼吸困难乃至发生呼吸衰竭等症状。
如果你也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要立马敲响警钟,判断是不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求救
那么如果真滴不慎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你减轻毒害:
第一:立马自行喝入大量的水,反复进行催吐,帮助身体减少毒素的吸收。
第二:立刻拔打120前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进行洗胃,导泻从而让乌头碱尽可能的排出体外,不在身体里停留,并准备医疗设备进行血液净化来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病情严重时,还要准备相关药物如阿托品等来对抗乌头碱毒害而造成的症状。

药片
一个小小的药片就有如此复杂的药性,更不要说外面那成千上万的养生“补药”,
其实,真正的养生并不能靠某些药物就一蹴而就,而是要靠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如果养生总是企图走“捷径”,一时图快而缺乏认知,那么再多的“补药”也只能是走向死亡的“催化剂”。

养生
养生要从生活习惯入手,早睡早起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强壮身体,积极向上的心态,合理搭配的饮食结构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方面。
如果我们真滴想实现持久的身体健康,那么就不能忽视这些支撑身体健康的底子,用心种下每一颗“种子”才能开出美好生活的生命之花。
信源:北青网 2023年9月3日关于“3毫克致命!炖鸡汤随手加了“它” ,27岁小伙被紧急送医抢救”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小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每一个看似美好的“灵丹妙药”,其实内部都暗藏玄机。当我们在使用这些所谓的“养生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紧盯医嘱。养生之路道阻且长,只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才能真正的“长命百岁”。
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所以不了解补品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用。
恶毒抹杀中医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