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的段子秘籍:把生活变成“梗库”的妙招

老才谈娱乐 2025-03-09 15:43:01

在综艺节目里,杨迪总能巧妙地接梗、抛梗,网友们都笑称他是 “行走的段子手”。最近,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透露,自己手机的备忘录里存了上万条素材呢。那些看似轻轻松松就能说出来的搞笑片段,背后其实藏着一套很科学的管理方法。

随时随地记录灵感

杨迪的手机备忘录简直就像个移动的素材宝库。不管在哪儿,只要碰到有意思的事儿,他马上就记下来。有一回,他在面馆吃面,听到旁边大爷吐槽说 “这面比我人生还咸”,他立刻就掏出手机把这句话记下来了。就靠着这种随时随地捕捉灵感的习惯,他积累了好多不同类型的素材,像方言笑话、网络热梗,还有对生活的各种观察,一共有二十多类呢。

分类整理,建立素材库

这上万条素材可不是随便乱放的。杨迪的团队特别用心,用 “谐音梗”“地域梗”“反套路梗” 这些标签,把素材分类整理得清清楚楚,还会标注每个素材适合用在什么场景。比如说,要是有关于 “电梯里遇见老板” 的段子,就会打上 #职场# 尴尬 #这样的标签。这样一来,等到参加相关主题的综艺时,就能很快找到要用的素材了。

定期更新,淘汰过时梗

每个月的最后一周,是杨迪团队的 “素材复盘日”。他们会仔细筛查近期网络上流行的热词,像 “蓝瘦香菇” 这种已经过时的老梗,就会被淘汰掉。在疫情期间,他们专门新增了 “宅家趣事” 这个分类,等解封之后,又及时把它调整成 “复工糗事”,就为了保证素材一直都有时效性。

团队协作,多人智慧

杨迪的工作室有个共享云文档,他的助理会把网友投稿的搞笑评论同步更新到里面。有一次,有粉丝留言说 “我妈说我的房间像案发现场”,经过团队一起加工,这个素材就变成了在综艺里特别搞笑的 “犯罪现场清洁工” 段子。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素材变得更有趣。

保持真诚,内容为王

有人问杨迪:“素材库会不会有枯竭的时候啊?” 杨迪很坦诚地说:“最好的段子永远都来自真实生活。” 去年,他分享了外婆把智能音箱当成对讲机的故事,没有故意去搞笑,却让观众们又笑又感动,这就证明了,真实才是喜剧的灵魂所在。

杨迪这套方法看着好像挺简单的,但要坚持下来可不容易。从菜市场大妈砍价,到邻居家小孩说出的金句,生活里到处都藏着素材。就像杨迪说的:“搞笑不是故意挠人痒痒,而是把大家都经历过的事儿,变成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 咱们不一定非得像杨迪那样专门建立素材库,但是学会去观察生活里那些幽默的小细节,每个人都能成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 “制造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