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临近,又到了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辅导员焦虑的时候。因为到了检验他们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的时候,如果学校的就业数据不好,很可能影响今年的招生。
然而在经济不景气、高校毕业生又明显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要找到一份工作谈何容易?所以必然会有很多辅导员会破防了。

日前,一份来自某高校辅导员要求学生降低标准去找工作的通讯记录,在网上引发热议。
事情的起因,是毕业季越来越近,落实了毕业去向的应届毕业生寥寥无几,估计是学校施加了压力,于是辅导员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希望大家能够降低标准,多投多面,争取拿到保底offer。
这位辅导员表示,如果现在不积极找工作,拖到下半年就业会面临极大风险,因为已经有企业明确表示,26届的校招不接受25届的毕业生。并强调自己如果不是做这项工作,也不想管那么多。


可能也是影响不好,这位辅导员还要求大家不要把相关信息转发出去,但是他发的这些信息还是被传出去了,并引发热议。
有网友大呼用人单位实在太可恶了,25届的还没有,就说只要26届的了。
有网友表示,如果跟初中毕业的人做同样的工作、赚同样的钱,我又何苦读大学?应该检讨的是学校,而不是要求学生这个那个。
有网友调侃,既然学校的人说得那么轻巧,不如集体降薪到四五千块钱,然后自己到外面租房子住,看看自己能不能降低标准。
……


客观来讲,无论是辅导员说的还是网友们的吐槽,各有各的道理,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足点不同而已。
任何人要谋求发展,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如果连生存都成问题,就不用谈发展了。所以学校和辅导员希望还没有找到学生降低标准,先找一份工作来做,可以说完全是良苦用心。
但是学生和网友们的反感也并非强词夺理,这么多年这么辛苦读书,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无非就是为了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结果到头来要跟初中生抢饭碗,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更何况,现在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是事实,就业岗位就这么多,不会因为降低了标准就会多出就业岗位的,肯定会有相应比例的高校毕业生最终找不到工作。

讲到底,还是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太落后了,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同时,单纯靠降低标准,无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反而还会加剧社会的无序“内卷”,竞争更加残酷。只要想办法做大市场蛋糕,增加就业岗位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学校和辅导员的建议只是参考,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再决定怎样去做。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上大学就是为了养活老师,给社会减少就业压力
前段时间有癫狗叫大学生毕业做家政帮洗他老娘的屁股。那个要高深的学问吗?
一些大学生自己对自己认知不足,一个民办的三本以为真的是过去的那种大学生?充其量相当于过去那种大专而已,可能还不如……
付出多
吉祥三宝欢迎你
大学这几年你都学到啥了?部分优秀的肯定也不愁工作,天天逃课挂科的你能找到工作才怪
拿不到就业协议,影响学校报表
心塞, 刚毕业就要放低姿态进入残酷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