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没打算共抗西方?美对华“忍气吞声”,八国联军“借尸还魂”

听芹谈国际 2023-05-28 03:31:11

俄总理访华,中俄重点谈经贸合作,但并非要联手对抗西方。中国“拉黑”美光,美国这次却“忍气吞声”。八国联军要靠G7集团“借尸还魂”。中国为何不与俄罗斯联手对抗西方?美国又为何对华降低调门?

中国没有打算和俄罗斯一起对抗西方

在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5月23日到24日来华访问的行程中,他出席了中俄商业论坛,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

这是米舒斯京上任以来首次访华,他着重围绕中俄合作升级,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阐明了中俄两国未来在能源、机械制造、自然资源、农业等产业的合作方向。但在他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后,很多人注意到了中俄双方报道中的一个细节。

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对24日会晤的报道中提到,米斯舒京在会见中国领导人时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反对维护全球主导地位、利用非法制裁将自己意志强加于独立国家的意图,将坚决抵制这些危险意图,为前进仅创造条件。而在新华社对这次会晤的报道中,并未提及这些内容。

在共同对抗西方的话题上,中俄两国的官方报道出现这样微妙的差距,引发了很多猜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肖斌在接受香港《民报》采访时就认为,俄罗斯想让中国针对第三方,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时能与俄罗斯站在一起,但中国目前没有这种想法,而是基于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保持不针对第三方原则,这在中俄签署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也有所体现。

肖斌还指出,面对50多个国家的共同打压,俄罗斯以一己之力突出重围非常困难,但中国在自身的一贯态度以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的立场》文件中都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中方希望劝和促谈,不希望成为冲突的参与者。

此外,中国在当前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也不可能完全与俄罗斯走到一起,中国的大部分出口产品主要市场都并非俄罗斯。

但这次米舒斯京访华并非没有意义,通过米舒斯京的访问行程,我们可以看出中俄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化的。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强,中俄的关系也在逐渐靠近,双方之间存在大量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合作关乎到中国能源安全以及俄罗斯的经济稳定。

基于这种国家利益的“交换”,肖斌认为,俄罗斯并不会因为中国不愿意与俄罗斯共同对抗西方而公开对中国表示不满,但也会通过种种行动与中国“讨价还价”,以谋求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利益。

这一理论在中国外交部的对外发言中也有所印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西方记者有关中俄加强合作的担忧时就表示,中俄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和胁迫。

虽然对俄罗斯共同对抗西方的邀请未做回应,但中国明确反对西方在俄乌冲突中的制裁活动,毛宁就明确表示,中国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这一系列信息都显示,中俄之间的合作并非亲密无间,而是格外复杂、充满“利益交换”。但对于两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中俄合作并非亲密无间,但有战略优势

在今年三月份的中俄首脑会晤中,双方就明确表示,中俄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而是高于西方的独立自主外交关系。

近期米舒斯京的访华就体现出了这种独立自主外交关系的可贵之处。俄罗斯可以基于自身利益对中方提出要求与愿景,中方也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接纳或拒绝。这是两个主权国家完全平等合作的体现,完全贯彻了中俄两国合作不针对第三方的理念。

如果在西方以意识形态划线,奉行非敌即友的思维中,盟友之间的合作很容易成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对一些不利于自身的条件,处于劣势一方的盟友也很难拒绝。美欧贸易战中,欧洲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抵抗乏力,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体现。

如果中俄两国也如此,一方要联合对抗西方,另一方就要牺牲自身利益跟进,那就与西方政治军事同盟没有区别,当前西方正希望中俄之间表现出如同西方军事政治同盟的类似状态,以坐实其对中俄同盟的污蔑与抹黑。

因此,对中俄合作,我们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中俄两国确实有应对西方政治安全压力的共同威胁,但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两国未必要保持步调一致。在俄罗斯仍旧深陷俄乌冲突的前提下,中国只能作为一个劝和促谈的角色存在,而不能加入这场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冲突之中,成为冲突的参与者。

这并不影响中俄之间的合作,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中俄两国仍旧会以能源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有成效的合作活动,未来,两国还将以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度。

白宫对华“忍气吞声”,究竟为何?

在中俄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中美关系也有了新的转机。

近一段时间,中美之间的关系出现明显的降温趋势,以维也纳对话为代表的中美高层交流恢复,宣告着中美三个月外交冰冻时期的结束,两国开始重新回到伴随对话的动态博弈之中。

其中,美方首先出牌,在七国集团峰会之上极大强化了西方政治联盟对中国的遏制措施,而中国随后就宣布了对美国半导体制造公司美光公司在中国的相关限制政策。

在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5月21日对外公布的消息中,美国半导体公司美光科技在华销售的部分产品由于网络安全审查未通过,中方因而依法对美光公司部分产品在华销售做出限制,停止部分对美光公司产品的采购。

两国的这一轮交手曾让外界对中美关系缓和产生极大担忧,美国方面在美光限制令刚刚颁布时,也表现出了极强的反对意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就曾在5月22日表示,美国方面严重关切美光公司遭到限制的相关报道,并指责中国在美光公司一事上“言行不一”,施加了“有悖于”对外企开放,并致力于构建透明监管架构的承诺。

但随后美国的态度突然转变,白宫发言人柯比在25日对外表示,中国对美光科技的限制不会伤害改善中美关系所做的努力。他强调,华盛顿方面已经直接与北京接触,双方的沟通交流渠道仍旧通畅。

不过,他仍旧认为中国对美光的相关限制是想“破坏七国集团反对经济胁迫的强硬立场”,但他也强调中美关系本就复杂,会有起伏,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并不会破坏中美之间重启沟通管道的努力。

而后,他将话题转移到了中美沟通之上,宣称现在中美之间最重要的是保持沟通管道“更加顺畅”,美国方面已经在努力促成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以及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访华行程。

这番发言表态十分耐人寻味,因为这种态度明显不符合美国一贯的强硬政策,甚至给人一种华盛顿方面正在“忍气吞声”的错觉,美国正主动将中美产业竞争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淡化,向外界传递出希望进一步缓和中美关系的信号。

拜登下决心,要缓和中美关系?

结合近期美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及其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部门高级官员离职事件来看,美国的对华政策正在经历一轮新的变化,拜登政府对华缓和的需求正随着美国自身状况的恶化而不断提高,以至于其能在国内的舆论压力以及政府内部的政治斗争之下,持续推进对华缓和政策。

当前,这种缓和政策已经开始在中美之间显现出作用。

根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玨婷在24日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24、25日两天将参加亚太经济合作论坛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会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和贸易代表戴琦会谈,就中美经贸关系及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与美国同行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的举行地点是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此次会谈将成为美国的主场外交,这将为日后的雷蒙多访华铺垫基础,同时也是中美气球事件之后,首次有中国部长级官员赴美,与美方同级官员展开会谈。

因此,接下来的中美竞争很可能会走向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向。如果这一系列外交接触以及未来潜在的高层交往能够成功举行,中美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成功进入新的动态博弈阶段,两国之间以往的政治博弈并不会停止,美国仍然可能对中国进行遏制,中国也会对美国进行相应的反击,但两国关系相对缓和以及高层交流之下,这些政治博弈会被限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以避免中美两国再次进入不确定性的危险关系中。

不过,最终两国是否能达成这种交往环境,还存在未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就表示,潜在的高层交往是否会推动中美关系改善,还需要观察接下来的见面和互访能否产生积极效果,在具体的问题领域能否解决一些问题,当前我们还不能对中美关系的缓和太过乐观。

G7是八国联军的“借尸还魂”吗?

在中美关系真正迎来稳定之前,对美国主导的一系列遏制措施,我们仍旧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七国集团近期的一些变化。

虽然我们强调七国集团的反华遏制措施是由美国主导,但其余的六个成员国在如今的背景下能够与美国达成共识,其中也有自身的政治野心。

台湾知名作家、前上校黄征辉就在5月25日发文指出,当前的七国集团是八国联军的“借尸还魂”,必须要注意其野心目的。

在文中,黄征辉列举当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实际案例指出,日本作为本届峰会的东道主,选址有格外的历史意义。在清末八国联军侵华之前,中日之间虽然历经甲午海战,但中国民间对日本的仇恨并不深厚,而日本仍旧派遣八国联军中最为庞大的军队对中国进行烧杀抢掠,如今的七国集团再聚日本,且都希望派遣军队来中国周边,俨然有“借尸还魂”之迹,应警惕七国集团如当年的八国联军一样,再度对中国发起侵略。

在外界普遍讨论七国集团峰会政治意义的当下,黄征辉却着重思考其背后的军事侵略风险,看起来与主流格格不入,实际上却点明了七国集团乃至整个西方对外扩张的本质。

由于多年的军事履历,黄增辉对西方这种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当战争能够掠夺的财富远超侵略者自身所有时,类似日本、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就会毫不犹豫的对中国发起侵略,这一道理在当今仍旧适用。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七国集团虽然仍旧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但中国也已经构建起自身的防御力量。而且当今的中国并非当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如今的中国对于一切外部挑衅都敢于亮剑出击,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保卫自身领土主权完整。

西方再度以七国集团组成新的“八国联军”之势,只能说明西方从不在历史中吸取教训。而中国从来都没有忘记八国联军侵华历史,并已经从中吸取教训、谋求自强,再以老一套方法对付中国,是不可能成功的。

历史的发展进程或许是螺旋的,但同时也是上升的。我们在百年之后也许会再度遇见当年的场景,但绝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

0 阅读:25

听芹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