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西方学者表示,中国产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中国人,甚至还说,中国粮食问题会拖垮全球,造成世界性粮食危机
可不出短短几年,西方国家就被啪啪打脸,袁隆平小小的一粒种子,但却掷地有声,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喂饱了中国人民,还造福了世界人民
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可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心愿“杂家水稻覆盖全球”。而如今,这些不再是梦想,已经照入了现实
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的“出海之旅”,最早可以从菲律宾说起
1999年,菲律宾决定尝试引种中国杂交稻,董事长亲自来华拜访袁老,而袁老也派出自己的学生,作为技术骨干前去支持。
尽管过程并不顺利,当地的高热天气、热带稻瘟,让杂交水稻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耗时三年、历经千份育种材料、千次测交实验结果仍不尽如人意。但好在所有人都没有轻易放弃,2003年旱季,终于培育出了适合菲律宾土壤气候的热带杂交水稻品种西岭8号,而后很快,就被大面积推广,效果颇丰
截至2022年,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60万公顷,约占菲水稻种植总面积30%。
不仅仅是亚洲邻邦,就连遥远的非洲朋友,同样也在享受着,袁爷爷杂交水稻带来的成果
2008年,中国团队带着杂交水稻种子,来到了非洲最大的海岛国家——马达加斯加
一粒杂交水稻稻种的成功,要经过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从品种选育,到因地制宜,从中国研究人员远赴非洲支援,到培训本土技术人员,从北半球中国而来的稻种,就这样在南半球的岛国落地生根
近几日,袁隆平院士墓前的那碗大米,重新被推上热搜
那是在2023年6月,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来到湖南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可他下飞机的第一个目的地,并非是会场,而是坐落于湖南长沙的万寿园,那是袁隆平院士的长眠之地。
这位非洲友人,不远万里带来一碗,来自马达加斯加培育的杂交稻米,他双手捧着,将它小心翼翼放在袁隆平院士墓前。他说“如果没有袁隆平教授,马达加斯加就不知道有杂交水稻品种。没有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就不能像中国一样发展。”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马达加斯加第一次来给中国“送礼”了
早在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业部的一位官员,就曾特意来到湖南袁隆平院士墓前,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一张印有杂交水稻图案、面值两万阿利亚里的纸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钱币图案的意义不言而喻,更何况,这还是该国面额最大的纸币
尽管袁隆平院士一生,从未踏足过马达加斯加的土地,可他和他团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却跨国千山万水,远播到非洲,造福非洲人民。
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而袁隆平院士曾经的那个,“让全世界人都吃饱饭”的梦想,也正在稳步地照进现实
事实上,早在1979年,美国就曾接收过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回国后进行试种发现,比本地水稻良种产量提高了33%以上,第二年又再度来华,马不停蹄地与我国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而袁隆平院士生前,也曾多次到访印度、越南、菲律宾、缅甸、孟加拉国等国,进行技术指导,将杂交水稻技术远播海外
9月7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诞辰94周年,我们一起对袁老说句生日快乐,同时也告诉袁老,您的梦想已经实现,杂交水稻的成功,正在去往越来越多的地方,越来越远的国度,造福越来越多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