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能源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可能引发一场新的产业变革。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代表,正从前沿概念逐步迈向产业化应用,成为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固态电池的出现,不仅有望解决传统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瓶颈,还将为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从全球范围来看,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海内外知名车企,都在加快对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布局。根据财联社报道,2月26日,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开始基于全新固态电池路测,该套固态电池可以增加25%的续航里程,单纯充电可行使1000公里。这一突破性进展,预示着固态电池技术离实际应用更进一步,产业化提速。

而国内车企在固态电池方向的布局也在快速推进,2月27日,长安汽车在接受机构调研是表示,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年底前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到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同时,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近期关于固态电池行业的密集催化,也进一步说明了固态电池行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固态电池装车、量产都越来越近,距离实际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又更进一步。
固态电池核心概念股梳理1、电池材料供应商
电池材料供应商主要是指为固态电池的生产提供基本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铜箔、硫铁矿等等。
相关概念股: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恩捷股份、天华新能、泰和科技、有研新材、东方锆业、凯盛科技、天赐材料、金龙羽、当升科技、上海洗霸、华友钴业、厦钨新能、丰元股份、杉杉股份、粤贵股份、璞泰来。
赣锋锂业:不仅在锂资源储备和锂盐生产方面拥有深厚的底蕴,更是在固态电池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赣锋锂业凭借其在锂材料供应方面的领先地位,能够为固态电池的生产提供稳定而且优质的原材料,从源头上保障了固态电池的性能和质量。
天赐材料:作为电解液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研发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公司目前主要聚焦半固态电池和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径,并且已经公开了多项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电解质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天赐材料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固态电池封装和生产设备提供商
作为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中游,固态电池的封装和生产设备供应,同样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固态电池封装技术主要有软包封装、金属复合封装、陶瓷封装等。而其中软包封装主要是采用铝塑膜作为外壳,具有重量轻、高能量密度、内阻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固态电池主要的封装形式之一。
相关概念股:道明光学、英联股份、紫江企业、华正新材、明冠新材、道氏技术、捷邦科技、天奈科技、璞泰来、先导智能、利元亨、德新科技、逸飞激光、骄成超声、豪森智能、信宇人。
紫江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提前布局,目前已经与国内多家固态电池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合作,已经与部分固态电池厂商完成产品认证,并就半固态电池产品开展批量合作。其子公司紫江新材在固态电池铝膜项目加大投入研发,与陶新能源展开合作。
先导智能:在固态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先导智能已经成功打通了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均实现了覆盖。

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3、固态电池生产商和投入研发企业
相关概念股:宁德时代、国轩高科、高乐股份、亿纬锂能、冠盛股份、孚能科技、滨海能源、蔚蓝锂芯、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德尔股份、领湃科技、蠡湖股份、翔丰华、紫建电子、科森科技、上汽集团、三祥新材。
国轩高科:公司全力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同时布局卤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公司推出的车规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为高性能、长续航、长寿命电池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方案,推动固态电池向量产装车迈进。
三祥新材:作为国内锆系产品的龙头企业,在工业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深入研发的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及关键原材料,目前已经向清陶能源等企业送样并达到使用要求,所提供的产品为氯化锆及纳米氧化锆等锆基材料,已经通过下游验证并且实现批量供货。

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