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重压下欧盟陷两难:硬刚还是妥协?

天擎说 2025-03-31 09:27:07

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关税威胁,将欧盟推入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是顶着经济代价强硬反击,还是忍气吞声以求喘息?随着4月2日“对等关税”生效日逼近,欧盟内部的撕裂正愈演愈烈。

3月26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扬言对欧洲葡萄酒、威士忌等商品税率提升至200%。这一“核弹级”威胁直击欧盟软肋:法国对美葡萄酒年出口额达38亿欧元,意大利葡萄酒24%的海外市场依赖美国,两国仅酒类贸易附加值就超过200亿欧元。

更严峻的是,美国占欧盟汽车出口量的15%,德国车企首当其冲。面对冲击,欧盟委员会原计划分两阶段对260亿美国商品加税,却在特朗普反制威胁下紧急“刹车”。意大利前副经济部长杰拉奇坦言:“欧洲在新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缺乏筹码,能源和稀土供应链更受制于人,强硬反击底气不足。”

法国总理贝鲁批评针对美国威士忌的关税“未经充分评估”,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质疑“以关税反制关税”的有效性,爱尔兰则呼吁避免“针锋相对”。农业团体同样抗议将大豆等饲料原料列入清单,警告这将推高欧洲肉类价格15%-20%。

但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坚持强硬立场:“我们必须明确,欧盟不会向美国退缩。”欧盟贸易专员塞弗科维奇称,正评估对汽车关税的反制方案,不排除扩大打击面。这种分歧折射出欧洲的战略困境,法意等南欧国家依赖对美农产品出口,而德国工业巨头更担忧失去汽车市场。

当货物贸易反击空间受限时,欧盟正将矛头转向美国科技巨头。据欧委会数据,2023年美国对欧盟服务贸易顺差达1090亿欧元,苹果、谷歌等企业成为重点目标。

依据《数字市场法》,欧盟可对违规美企处以全球营收20%的罚款,仅苹果一家就可能面临400亿美元罚单。此外,意大利已考虑禁止SpaceX的星链参与政府招标,欧盟还可能收紧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智库专家海尼格分析:“打击美国服务业既能规避本土通胀压力,又能迫使科技公司游说华盛顿让步。”但风险同样显著,欧洲70%的云计算市场由亚马逊、微软控制,数字反制可能伤及自身数字化转型。

欧盟对美货物贸易年顺差高达1570亿欧元,这使其在关税战中处于被动。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指出:“特朗普的真正目标是迫使欧洲资本流向美国,但长期看,关税壁垒将推高全球供应链成本,最终反噬美国消费者。”

眼下,欧盟委员会试图以拖延战术争取时间,将关税生效日推迟至4月13日。但特朗普已将4月2日定为“对等关税实施日”,留给欧洲的窗口正在关闭。这场较量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是多边主义与单边霸权的对决,欧盟的抉择,或将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0 阅读:19

天擎说

简介: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