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年多前刚步入汽车行业,就遇到了燃油车盛世之时,可以说是一车难求,甚至有的车主会蹲守到4S店大门,等待商品车运输车辆到了,爬上运输车,通过直接划伤车辆油漆的方法来得到车辆,然而到现在燃油车销量一降再降,售价也一降再降,但依然很艰难,真的很难。
虽然燃油车完全退市还感觉遥不可及,但目前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的强大冲击下,燃油车市场份额已经明显出现下滑之势,在新能源向好政策和市场等多重推动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成长,连续8年的产销量最是居全球首位,不仅产业链完整,还有着更多的自主前沿技术,强大的量产能力。
就说2022年新能源车整体的市场占有率为23.2%,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接近30%,在 7月份时占有率已超过35%,国内资深专家预测2025年时新能源占有率不会低于50%,在2030年时则会达到90%。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首选很多都是考虑的新能源了,燃油车已经不再作为首选,其主要原因就是新能源的配套已经逐步完善,相对城市通勤来说电车比油车更有优势,不仅使用成本低,智能化程度也很高,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因为只要解决充电和续航问题,电车的优势就是非常大,现在的电动车续航700公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车企目前推出的车型都可以达到这个续航里程,宁德时代即将量产的神行超充电池,只需充电10分钟即可续航400公里,直接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症。那这样一来,是不是燃油车就没有出路了呢?
注意,刚才只是说在新能源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是可以做到这些,但要将新能源设施全面配套则是个巨大而漫长的工作,燃油车既然已经几乎丢失了一线阵地,是不是可以将主力移至二线阵地继续呢?这样减少了一线阵地中高昂的运营投入,有效的减少了运营成本,将更多的活力注入二线阵地中去运营,那里的市场也更合适燃油车。
将车企自身的新能源品牌作为发展的重点留在一线,不要再兵分两路,一面推新能源,一面推燃油车,从而造成前期巨大的成本支出,同时还让消费者感觉不到专一,感觉品牌依然是停留在燃油时代,所以目前双管齐进的方式肯定是不可取,但是新能源主攻一线,燃油主攻二线,三线,然后随着新能源设施的逐步完善,最后退出市场。
你能决定的事就别和我们商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