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一封信,让新兵家长找到部队,之后的事意外又惊喜

步楼聊武器 2025-02-24 04:31:26

春节临近,新兵连首长安排班排长们给每个新兵家长写封信,请他们对孩子放心,尽量不要到新兵连看望孩子。

事与愿违,三班新兵杨航的家长接到排长张伟的信后,很快找到部队来了。

从惯例看,不少新兵家长都有春节前到部队看看孩子的想法。

有些家长会带些土特产,让孩子解解馋,同时也分享给孩子的战友们品尝。

有的家长会动起歪心思,想着办法拉关系,期望能让孩子受到什么照顾。

无疑,这会让新兵难以安心,还会在新兵连助长歪风邪气。

连里特别要求班排长们,在信中多说说孩子的进步,家长们放心了,也就没必要来部队了。

连首长一声令下,班排长们迅速行动,一排长张伟从所属班里各挑了两人,亲自来写。

让张伟难为情的是,一星期后,新兵杨航的妈妈和姐姐来部队了。

三班新兵杨航,家在北方一座小镇上,家里有妈妈和姐姐。

杨航爸爸车祸去世后,妈妈一个人打理家里的生意,天天忙忙碌碌,对杨航听之任之。

缺乏管束的杨航在学校调皮捣蛋,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常和贪玩的小伙伴们胡吃海喝,夜不归家。

姐姐杨帆说劝吵骂,杨航听而不闻,无动于衷。

多亏校长是邻家叔叔,杨航勉强混个高中毕业,之后的他更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杨帆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老师,在她的劝说下,妈妈咬咬牙,想方设法将杨航送到了部队。

张伟排长信中对儿子的夸赞,让杨妈妈怀疑自己的眼睛。

昔日那个总爱和家人、邻居“抬杠”、犟嘴的孩子变得守规矩、有礼貌了?

昔日那个在家“油瓶倒了都不愿扶”的“小懒虫”,懂得自理自立了?

昔日那个爱翻墙头、爬树的“捣蛋鬼”,还成了新兵连的训练标兵了?

写信的这个排长尽说些好听的,就杨航那样子,当妈的不信。

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不然的话,为什么信中让家长多配合部队,多鼓励孩子,还说不提倡新兵家长到部队探望。

杨帆说妈妈,你不会患上了妄想症吧,排长也是一级领导,至于欺骗你吗,是你儿子进步了、争气了!

见妈妈魂不守舍,杨帆不得不答应趁双休日陪妈妈去部队。

两人说好了,当一次不速之客,不告诉杨航,不给部队添麻烦。

这次不请自来,母女俩本有些忐忑不安,可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部队大门口,接到通知的杨航大老远看到了妈妈和姐姐,一溜小跑,立正敬礼。

一声“妈”,把妈妈眼泪都喊出来了,儿子黑了、瘦了,也变得结实了。

三班宿舍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杨航将自己的被子打开,又将它叠成“豆腐块”。

妈妈和姐姐啧啧称赞,在家时,他被子从没叠过。

新兵连的宣传橱窗里,她们发现了杨航戴着大红花的照片,下面标注:“队列训练标兵”。

“弟弟上学时体育好,还经常翻墙头逃学,爬树摸鸟,身体灵活,训练当然好了。”

杨帆似夸似嗔,妈妈瞪她一眼,杨航尴尬地笑。

杨妈妈兴致很高,恨不得把新兵连的角角落落看个遍,不知不觉来到操场旁边。

杨航指着远处一个指挥训练的青年军官:“那是我的排长张伟!”语气中满是自豪和敬意。

妈妈一怔,这就是那个排长张伟,看起来不错,小伙子帅气又精干。

新兵连安排母女俩在接待室就餐,还特意加了个菜,张伟排长陪同。

杨航跑来跑去给妈妈和姐姐打饭盛汤的功夫,张伟介绍说,刚入伍时,杨航也有些坏习惯,经常受批评。

“后来发现他军体不错,就表扬他,还让他给大家做示范,他的积极性上来了,此后就像是变了个人……”

一旁听到片言只语的杨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我也是个男子汉,班长和排长那么耐心,我也不好意思了。”

杨航由衷的话,让大家笑了起来,杨帆向弟弟翘起了大拇指。

杨妈妈拉起张伟的手:阿姨信你了!

在得到提醒后,仍然当了一次不速之客,杨帆向张伟写信致歉。

弟弟担心以后被穿小鞋,张伟的三言两语,让他打消了顾虑。

看到的和听到的,让她对张伟除了敬意外,还充满了好感。

给张伟的信发出后,她心慌慌地盼着收到回信。

张伟回信感谢她的理解,还聊了一些别的话题。

新兵连结束后,杨航因训练不错,被分到一个坦克分队。

虽不与杨航同个连队,张伟依然关注着他的表现,偶尔也会找杨航谈谈心。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时候张伟对杨航的关注,也有他那位姐姐的原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次杨帆到部队,姑娘的美貌和谈吐让他念念不忘。

明明在给杨妈妈的信中留下了联系方式,姑娘还是向他索要了电话。

突然有一天,杨帆来到了部队,弟弟发现姐姐居然是受了张伟之邀,都有些吃醋了。

一年后,杨航靠自己的表现被部队选改为一期士官,张伟和杨帆也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缘分真神秘,当妈的去部队看儿子,成就了女儿的百年之好!

祝贺这幸福的一家人!

0 阅读:2

步楼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