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送父亲就医,郎中不管,次日男子在医馆前上香
在江南水乡的一处小镇,名叫烟雨镇,镇上风景如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透着一股子江南独有的温婉气息。
然而,在这宁静的小镇里,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秘密与镇东头的一户人家有关。
这户人家姓李,主人公名叫李福生,是个地道的庄稼汉。
李福生身形魁梧,皮肤黝黑,是个孝顺的儿子。
他父亲李大山,年轻时也是条汉子,如今上了岁数,身子骨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天夜里,李大山突然咳嗽不止,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把全家人都吓了一跳。
李福生见状,急忙背起父亲,顶着夜色就往镇上的医馆赶。
镇上的医馆名叫“回春堂”,坐堂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郎中,名叫赵明远。
赵郎中医术高超,平日里救死扶伤,深受镇上百姓的爱戴。
李福生一路小跑,到了医馆门口,见里面灯火通明,心中稍安。
他推开门,喊道:“赵郎中,快救救我父亲!”赵郎中闻声而出,见李福生背着个满脸苍白的老者,急忙上前查看。
然而,赵郎中号了号脉,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李福生心中一紧,问道:“赵郎中,我父亲到底怎么样了?”赵郎中沉吟片刻,道:“你父亲这是积劳成疾,又加上急火攻心,怕是……”
“怕是怎样?”李福生追问。
赵郎中叹了口气,道:“怕是时日无多了。”
李福生一听,心如刀绞,他跪倒在地,恳求道:“赵郎中,您医术高超,一定有办法救我父亲的,求您了!”
赵郎中却摇了摇头,道:“医者仁心,但生死有命,我也无能为力啊。”
李福生见赵郎中不肯出手相救,心中悲愤交加,他站起身来,背起父亲,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医馆。
回到家中,李福生整夜未眠,守在父亲身边,祈祷着奇迹的出现。
然而,天不遂人愿,李大山在第二日清晨,还是撒手人寰了。
李福生抱着父亲的遗体,哭得死去活来。
他恨自己无能,恨赵郎中见死不救。
在父亲的葬礼上,李福生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父亲讨回公道。
次日清晨,李福生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香烛纸钱,来到了回春堂前。
他燃起香烛,对着医馆的大门拜了三拜,然后将纸钱一张张地撒在地上。
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围了上来,议论纷纷。
“这李福生是咋回事?
咋在医馆前上起香来了?”
“听说他父亲昨儿个没了,怕是来讨说法的吧。”
“赵郎中可是咱们镇上的大善人,他咋能见死不救呢?”
李福生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中五味杂陈。
他站起身来,对着围观的人群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我李福生今日在此上香,并非是要讨赵郎中的说法,而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众人一听,纷纷安静下来,等着李福生往下说。
李福生深吸了一口气,道:“我父亲昨日病重,我背着他来到回春堂求治,赵郎中却说他时日无多,无能为力。
然而,我却不相信,我觉得赵郎中一定是能救而不救!”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赵郎中可是咱们镇上的名医,他咋能见死不救呢?”人群中有人质疑道。
李福生冷哼一声,道:“名医又如何?
名医就能不顾病人的死活吗?
我李福生今日在此立誓,定要查明真相,为我父亲讨回公道!”
说罢,李福生转身离去,留下了一地的香烛纸钱和一群议论纷纷的百姓。
李福生回到家中,开始四处打听关于赵郎中的事情。
他听人说,赵郎中年轻时曾拜茅山道士为师,学过一些驱邪治病的法术。
李福生心中一动,难道赵郎中不肯救我父亲,是因为他看出了什么端倪?
为了查明真相,李福生决定夜探回春堂。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李福生悄悄地来到回春堂前,见四周无人,便翻墙而入。
他轻手轻脚地来到赵郎中的房间前,透过窗户缝往里看。
只见赵郎中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三根香。
他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进行什么仪式。
李福生心中好奇,凑近了一些,想听清赵郎中在念什么。
然而,他刚凑近,就听赵郎中猛地大喝一声:“何方妖孽,竟敢在此作祟!”
说罢,赵郎中从袖中掏出一把铜剑,对着空气猛地一挥。
李福生只见一道金光闪过,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劈成了两半,然后化作一股青烟飘散而去。
李福生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惊骇不已。
他没想到赵郎中竟然真的懂法术,更没想到他夜里竟然在驱鬼。
就在这时,赵郎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睁开眼睛,朝着窗户这边看了过来。
李福生心中一惊,急忙转身逃跑。
他翻墙而出,一路狂奔,直到回到家中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他躺在床上,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心中思绪万千。
难道我父亲真的是被什么妖孽害死的?
赵郎中不肯救我父亲,是因为他看出了端倪,知道救不回来了?
还是说他有什么别的苦衷?
李福生决定再去找赵郎中问个明白。
第二天清晨,他来到回春堂,见赵郎中正在给人看病,便耐心地等着。
等到人都走光了,他才上前说道:“赵郎中,我昨日夜里看到你驱鬼了,那是怎么回事?”
赵郎中闻言,脸色一变,他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后,才低声说道:“你既然看到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
这镇上确实有不干净的东西,你父亲的病,也是被那妖孽害的。”
“什么?”李福生闻言,大惊失色,“那妖孽为何要害我父亲?”
赵郎中叹了口气,道:“那妖孽原本是镇外一座古墓中的恶鬼,不知何时逃了出来,附身在了一个镇民身上。
它为了修炼邪功,四处吸食人的精气。
你父亲为人忠厚,平日里又积德行善,那妖孽自然是将他视为眼中钉。”
“那……那您为何不救我父亲?”李福生追问。
赵郎中摇了摇头,道:“那妖孽法力高强,我虽懂些法术,但也不是它的对手。
我昨日见你父亲时,他的精气已经被吸得差不多了,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李福生闻言,心如刀绞。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一只妖孽害得家破人亡,心中悲愤交加。
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除掉那只妖孽,为父亲报仇雪恨!
就在这时,赵郎中突然说道:“李福生,你若想除掉那只妖孽,我可以帮你。”
李福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急忙问道:“赵郎中,您有何办法?”
赵郎中沉吟片刻,道:“那妖孽虽然法力高强,但也有克星。
我听说在茅山深处有一种灵草,名叫‘驱邪草’,将此草炼制成丹药服下,可保人不受邪魅侵扰。
你若能找到此草,我便可帮你炼制丹药,除掉那只妖孽。”
李福生闻言,心中大喜,他当即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赵郎中,我李福生此生定当铭记您的恩情!”
说罢,李福生站起身来,转身离去。
他要去寻找那传说中的驱邪草,为父亲报仇雪恨!
然而,这一路注定不会平坦,那妖孽得知李福生的意图后,定会百般阻挠。
李福生能否顺利找到驱邪草?
他又将如何面对那法力高强的妖孽?
且听下回分解。
李福生打定主意要去找那驱邪草,他回家简单收拾了下行囊,带了点干粮和水,就踏上了前往茅山的路。
这茅山离烟雨镇可不近,李福生走了两天两夜,才走到山脚下。
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峰,李福生心里犯了嘀咕:“这山这么高,那驱邪草到底在哪啊?”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李福生咬了咬牙,开始往山上爬。
山路崎岖,杂草丛生,李福生走得那叫一个费劲。
他时不时还得停下来歇口气,喝点水,吃点干粮。
就这样,李福生走走停停,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爬到半山腰。
这时,他看见前面有一座破旧的道观,道观门前站着个老道士。
那老道士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一看就不是凡人。
李福生急忙上前,拱手问道:“道长,您可知这山上哪有驱邪草?”
老道士打量了李福生一眼,问道:“你要驱邪草干啥?”
李福生叹了口气,把自己父亲被妖孽害死,自己来找驱邪草报仇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道士。
老道士听完,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那驱邪草就在这山顶之上,但要想得到它,可没那么容易。”
李福生闻言,心中一紧,问道:“为啥?”
老道士叹了口气,道:“那驱邪草有灵性,它只会选择有缘人。
你若想得到它,必须通过它的考验。”
“考验?”李福生皱了皱眉,“啥考验?”
老道士微微一笑,道:“等你到了山顶,自然就知道了。
但我要提醒你,那考验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你可要想好了。”
李福生闻言,咬了咬牙,道:“道长,我已经想好了,为了给我父亲报仇,我啥都不怕!”
老道士见状,点了点头,道:“好,那你去吧。
记住,无论遇到啥困难,都不要放弃。”
李福生谢过老道士,继续往山上爬。
又走了半天,他终于爬到了山顶。
只见山顶上果然长着一株奇异的草药,那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荧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李福生心中大喜,急忙上前,想要摘下那驱邪草。
就在这时,那驱邪草突然光芒大放,化作一道金光,朝着李福生袭来。
李福生心中一惊,急忙躲闪。
但那金光速度极快,李福生躲闪不及,被金光击中,瞬间昏倒在地。
等李福生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环顾四周,只见这里云雾缭绕,仙气飘飘,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时,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走了过来。
那女子长得那叫一个漂亮,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李福生挣扎着坐起身,问道:“姑娘,这是哪啊?”
那女子微微一笑,道:“这里是驱邪草的幻境。
你只有通过了我的考验,才能得到驱邪草。”
李福生闻言,心中一紧,问道:“啥考验?”
那女子道:“我要你放弃报仇的念头,你愿意吗?”
“啥?”李福生闻言,瞪大了眼睛,“让我放弃报仇?
那我父亲咋办?”
那女子叹了口气,道:“你父亲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但你要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
你若执意报仇,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仇恨之中。”
李福生闻言,沉默了。
他想起父亲生前的教诲,要他积德行善,不要与人结仇。
但如今父亲被妖孽害死,他又怎能不报仇?
那女子见李福生沉默不语,继续道:“你若愿意放弃报仇的念头,我可以帮你复活你父亲。”
“真的?”李福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那女子点了点头,道:“但你要记住,复活你父亲后,你必须带着他远离这里,再也不要回来。”
李福生闻言,心中纠结不已。
他看了看四周,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身影正是他的父亲李大山!
李大山朝着李福生招了招手,喊道:“福生,过来吧,咱们回家。”
李福生闻言,眼泪夺眶而出。
他朝着李大山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他,喊道:“爹,我可找到你了!”
然而,等李福生抱住李大山时,他却发现那只是个幻影。
他心中一惊,急忙松开手,只见那幻影瞬间消散在空气中。
李福生这才明白,那女子是在试探他。
他擦了擦眼泪,坚定地说道:“姑娘,我愿意放弃报仇的念头,但请你一定要复活我父亲。”
那女子闻言,点了点头,道:“好,那你闭上眼睛,等我片刻。”
李福生闭上眼睛,只感觉一股暖流从头顶涌入体内。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只见自己又回到了山顶上,而那驱邪草已经静静地躺在他的手中。
李福生心中大喜,急忙下山,回到了烟雨镇。
他找到赵郎中,把驱邪草交给他。
赵郎中接过驱邪草,开始炼制丹药。
三天后,丹药炼成。
李福生给父亲服下丹药,只见父亲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气息也平稳了许多。
李福生见状,心中大喜。
他知道,这是那白衣女子在暗中相助。
他对着天空拜了三拜,感谢那女子的恩情。
从那以后,李福生带着父亲远离了烟雨镇,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而烟雨镇上的人们,则时常会提起李福生和赵郎中的故事。
他们都说,李福生是个孝顺的儿子,而赵郎中则是个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的好人。
至于那妖孽,自从李福生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人说,它被那白衣女子给收服了;也有人说,它逃到了更远的地方,再也不敢回来。
但无论如何,烟雨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平和。
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李福生和父亲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佳话。
李福生带着老爹在小村庄里落了脚,那地方虽偏僻,但民风淳朴,山水也养人。
老爹的身体逐渐硬朗起来,李福生每日里除了侍弄几亩薄田,就是陪老爹唠嗑晒太阳,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可有一天,村里来了个算命瞎子,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嘴里念念有词,说是能算尽天下事。
村里人图个新鲜,纷纷围了上去,让瞎子给算算命。
李福生本来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事儿不感兴趣,但转念一想,自己经历过那么多离奇的事儿,这瞎子说不定真有两把刷子。
于是,他也挤进了人群,想让瞎子给老爹算算。
瞎子摸到李福生面前,先是一顿瞎摸,然后眉头紧锁,半晌才开口:“这位兄弟,你命里犯冲啊,最近是不是有啥大事儿?”
李福生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瞎子还真有两下子。
但他表面不动声色,说道:“哦?
那你说说,是啥大事儿?”
瞎子叹了口气,说道:“这事儿啊,跟你有血缘关系,怕是已经牵扯到你的家人了。”
李福生一听,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他想起老爹的身体,忙问:“那我老爹咋样?”
瞎子摇了摇头,说道:“你老爹的阳寿,怕是已经所剩无几了。”
李福生一听,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他一把抓住瞎子的衣领,吼道:“你瞎说啥呢?
我老爹身体好好的,你咒他干啥?”
村里人一看这架势,连忙上来拉架。
瞎子也不反抗,只是嘴里不停地念叨:“天意,天意啊……”
李福生被众人拉开后,冷静下来一想,觉得这事儿不对劲。
他想起自己当年在茅山遇到的种种,知道这世界上有许多用科学解释不了的事儿。
于是,他决定再去找找那白衣女子,求她救救老爹。
第二天,李福生安顿好老爹,背上干粮和水,就踏上了前往茅山的路。
这次他轻车熟路,没用几天就爬到了山顶。
但让他失望的是,那白衣女子并没有出现。
李福生在山顶等了整整三天三夜,那白衣女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连个影儿都没见着。
李福生心灰意冷,只能垂头丧气地下了山。
回到村里,李福生看着老爹日渐消瘦的脸庞,心里跟刀割似的疼。
他知道,老爹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他放下手里的活儿,整天陪在老爹身边,给他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讲村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老爹听着李福生的讲述,脸上时常露出笑容。
但李福生知道,那笑容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不舍。
有一天晚上,老爹突然把李福生叫到床前,拉着他的手,说道:“福生啊,爹这辈子没啥遗憾的,就是放心不下你。
你从小就没了娘,爹又没能给你留下啥家业。
爹走后,你可要好好照顾自己。”
李福生一听这话,眼泪就下来了。
他抱住老爹,哽咽着说道:“爹,你别这么说。
你还有我,我会一直陪着你。”
老爹拍了拍李福生的背,说道:“傻孩子,人都有一死。
爹能有你这么个孝顺的儿子,死也值了。
爹走后,你记得把咱家的老宅子修修,将来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爹在地下也能笑醒。”
李福生连连点头,但心里明白,老爹这是在交代后事了。
果然,没过几天,老爹就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李福生抱着老爹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
村里人也纷纷前来吊唁,安慰李福生。
老爹下葬那天,李福生跪在坟前,烧着纸钱,心里默默地说道:“爹,你放心走吧。
儿子会记住你的话,好好活下去。”
处理完老爹的后事,李福生整天魂不守舍的。
村里人看他这样,都劝他想开点儿。
但李福生知道,心里的那道坎儿,不是说过去就能过去的。
有一天晚上,李福生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茅山,那白衣女子出现在他面前,说道:“李福生,你父亲的阳寿已尽,但念在你一片孝心,我给你指条明路。”
李福生一听,急忙问道:“啥明路?”
白衣女子说道:“你父亲生前积德行善,死后必入天堂。
但他在人间还有一丝执念,那就是你。
你若想让他安息,就必须放下对他的思念,好好活下去。”
李福生醒来后,反复琢磨白衣女子的话。
他渐渐明白,自己一直沉浸在失去父亲的痛苦中,不仅无法让父亲安息,也耽误了自己的生活。
从那以后,李福生开始振作起来。
他重新拾起了农活,还学会了打猎和捕鱼。
村里人看他这样,都夸他是个有出息的小伙子。
几年后,李福生在村里盖起了新房,娶了个贤惠的媳妇。
媳妇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福生都会想起父亲和那段离奇的经历。
但他知道,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现在,他有更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照顾好家人,过好每一天。
而关于李福生和白衣女子的故事,也在村里流传了下来。
人们都说,李福生是个有福气的人,遇到了神仙的指点。
但只有李福生自己知道,那所谓的神仙指点,其实是他自己内心的觉醒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