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岁男童下楼买糖时被人拐走#

爆炸吧思维 2024-11-19 16:49:46

聚焦#2岁男童下楼买糖时被人拐走#

今天庭审!】11月19日 河南 卢新航被拐案今日开庭审理。2004年,卢新航和小朋友在楼下玩,问妈妈要了钱去买糖,结果一直没有回家。卢新航妈妈发动全部亲戚四处寻找,甚至连河里都找了,都没发现孩子的下落。直到今年,警方在侦办一起盗窃案时,嫌疑人交代他曾与一人贩子相识,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被拐20年的卢新航,一家人终于团聚。卢新航妈妈说,孩子就丢失在经常玩耍的地方,谁也想不到会是被人贩子拐走了。在弄丢孩子这20年里,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逢年过节时一想到孩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

中国对于拐卖儿童的态度是始终保持零容忍,并坚决予以打击和严惩。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刑法对拐卖儿童罪有着明确且严厉的处罚规定。拐卖儿童罪的量刑起点高,且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可上不封顶,直至死刑。这种严厉的法律制裁体现了中国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坚决态度和零容忍政策。

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强化部门协同,保持对拐卖儿童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打拐行动,通过提供线索、协助调查等方式为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贡献力量。

此外,中国还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拐卖儿童犯罪的发生。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强了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群众的防拐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网络平台等可能涉及拐卖儿童犯罪的环节的监管力度,堵住了可能的漏洞。

在拐卖儿童的案件中,家长层面的因素往往复杂多样。以下是从家长层面分析拐卖儿童现象的几个关键点:

一、法律意识淡薄与道德沦丧

部分家长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可能未能充分认识到拐卖儿童的严重性和违法性。他们可能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合法权益。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使得他们在面临经济困难或其他诱惑时,可能选择将孩子作为交易对象,从而触犯了法律。

二、经济利益的驱使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生活水平的低下,一些家长可能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选择将孩子卖出以换取金钱。这些家长往往被卖出孩子所能获得的巨额利益所吸引,认为这样可以解决家庭的经济困境。然而,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

三、恐吓式教育与家庭关系紧张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恐吓式的方法,如“再哭就不要你了”、“不听话就把你送给别人”等言语。这种教育方式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和不安,甚至在被拐卖时还误以为自己是被父母送走的。此外,家庭关系的紧张也可能导致孩子成为家庭矛盾的牺牲品,被不法分子利用或拐卖。

四、监管不力与防范意识不足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监管不力,未能充分履行监护职责。他们可能因忙于工作或其他事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和看管,使得孩子处于危险之中。同时,一些家长的防范意识也不足,未能及时识别并防范潜在的拐卖风险。

五、社会支持与救助体系的缺失

在某些情况下,家长可能因为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或困境而无力抚养孩子。如果此时社会支持和救助体系未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家长可能会选择将孩子卖出以换取生存所需。因此,加强社会支持和救助体系的建设对于预防拐卖儿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1 阅读:14

爆炸吧思维

简介:生活的往复里有多少奇怪在等着让我们的眼睛发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