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璘对金军大喝一声:你过来啊!金兀术说:我不惹你还不行吗?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1-20 14:10:34

1885年清朝光绪年间,在幼儿私墅里,时不时传出孩子们稚嫩的歌声:

“鄜王刘光世,鄂王岳飞是,蕲王韩世忠,循王张俊纪。

涪王乃吴玠,信王吴璘继,和王杨沂中,南宋七王备。”

孩子们唱的这首启蒙儿歌叫《幼学歌·宋七王》,是纪念约800年南宋著名的7位抗金将领的。

七王中有一对吴氏兄弟,哥哥吴玠名气很大,弟弟吴璘却似乎不太为人熟悉。

其实,在当时的抗金名将中,吴璘是屈指可数的、敢于主动约战金军的勇将。

一、南宋七王分四档

上述7位抗金名将中,敢于主动对金军大喝一声:“你过来啊!”的,只有韩世忠、吴璘两位。

岳飞表示不约,他的玩法是:通知金军“我过去了!”

1、第一档:岳飞

岳飞是七人中最年轻的,人生也是最短的,却最有进取心,曾四次北伐。

他的岳家军,是唯一真正摧毁过金军心理防线的战队。

金朝与南宋和谈的前提,就是必须杀了岳飞。

2、第二档:韩世忠、吴玠、吴璘

吴玠是除岳飞外最可惜的大将,46岁就病逝了,只比岳飞多活了7年。

但当时,他的防守任务实在太重了,四川的安危系于他一身,不可能主动约战金军。

韩世忠、吴璘则是特别喜欢主动和金军约架的,虽然主要工作仍然是防守。

这两人与金军约架的套路又有所不同:

韩世忠是一听说打金军就特别出状态的兴奋型选手,擅长用计,整得金军有劲儿使不出;

吴璘则是让金军使完了劲儿也捞不着好处,因为他为金军专门量身定做了一套“叠阵法”。

3、第三档:杨存中、张俊

杨存中和吴璘同岁,也是仅比岳飞大1岁的年轻将领,是七人当中打仗最不怕死的。

但这家伙吃亏在不太会玩兵法,所以统军能力稍弱。

张俊在七人当中年纪最大,资格最老。

但是因为有巨大的人生污点,到现在还在岳爷爷像前跪着呢。

4、第四档:刘光世

刘光世是牙膏型的老资格将领,兵权很大,但从不主动,甚至还经常为保存实力而躲避金军。

不过,这老油条只要认真挤一挤,还是能刷不少金军人头的。

同样姓刘,另一位名将刘锜,其实更有资格入选“南宋七王”。

二、吴氏兄弟连金兀术也只能躲着走

南宋之初,金朝逐渐由全线南下转变为局部重点进攻,川陕就是重点打击目标。

1、1131年,川陕金军一把手完颜宗弼(即金兀术)大举进攻“入川第一隘”的和尚原,在史书中第一次碰上了吴璘。

当时,曾经搜山检海、连临安都拿下过的金朝第一大将金兀术,没想到吴玠还有个小9岁的弟弟吴璘也这么能打,被吴氏兄弟揍得“剃其须髯而去”,就是把胡子刮了才得以逃脱。

2、两年后,金兀术再次攻打四川。

这一次,金兀术不仅带上了他精通兵法的叔叔完颜撒离喝,还把第一猛将韩常也叫上了。

南宋这边则还是吴氏兄弟出阵。

此时的吴璘已经跟着哥哥学了不少本事,可以独挡一面了。

在金军“金兀术+撒离喝+韩常”的超高配置下,宋军害怕了,吴璘却说:

“兵方交而退,是不战而走也,吾度此敌去不久矣,诸君第忍之。”震鼓易帜,血战连日。金兵大败,二酋自是不敢窥蜀者数年。

这场血战下来,金兀术心说,快算了吧,有这哥俩在,四川先不考虑了吧。

三、与金军约架

1139年,吴玠病逝,金军大喜,心想四川就剩下吴老二一个了,那还不赶紧的?

于是,1140年派撒离喝为主帅,高高兴兴地又奔着四川来了。

宋军还是保持着一贯传统:究竟是跑,还是打,取决于谁带队。

吴璘先是稳住军心,赌上全家性命,以取得直接领导胡世将的全力支持:

“懦语沮军,可斩也!璘请以百口保破敌。”

然后就开始了他的打架方式:约战,时间、地点和金军讲得明明白白的。

金军当然喜欢这种文斗的打群架啦。

于是,鹘眼郎君、撒离喝、胡盏、习不祝......纷纷和吴璘摆阵开打。

结果,没一个打得过吴璘的!

原来,吴璘仔细研究了金军的优势(体力好,铠甲厚,擅长骑射)后,搞出一套“叠阵法”。

实质上就是把兵种细分,一层一层叠加起来。

先是用铁锁串上拒马,摆在最前方,挡住骑兵。

然后是拿着长枪的步兵坐在头一排,第二排是蹲着的强弓兵,第三排是强弩兵,最后一排是神臂弓兵。然后在两侧配上骑兵。

打仗时,则是由后往前,根据敌兵的距离远近,依次出手。

就这套阵法,吴璘让金军在四川寸步难行!

远在大后方的金兀术气疯啦,直接跟宋高宗写信说,快让你们家吴老二退兵吧,咱们谈谈和议的事儿。

1141年,宋金双方签订了“绍兴和议”。

吴璘兄弟曾经血战死守的和尚原,被拱手送给了金国。

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被削夺兵权。

金人还特别强调,想和谈成功,前提是必须杀了岳飞。

宋金双方从此进入长达20年的相对和平,那些值得尊敬的吴璘们,则慢慢老去。

但更值得一提的,其实是川陕的百姓。

金朝下令,敢给宋军提供帮助的,连坐五家,都得砍头。

川陕百姓却宁死不屈,源源不断地将粮食送到前方。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明朝戚继光揍倭寇的玩法,和吴璘颇为相似。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