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号台积电首度在美国招开董事会,随后台积电入股英特尔消息传出,截至今天14号,英特尔已连续三天大涨。
特朗普政府要全力抢救英特尔已被当成市场共识,恰逢特朗普刚上台,新官上任三把火之际,台积电投其所好的首次将董事会搬到美国招开,毫无疑问,这里面当然是有些事,但各位做判断也得有些常识跟逻辑,别大惊小怪也别听风是雨。
先来说说台积电的董事会,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知道的细节。
以前台积招开董事会基本上雷打不动不是新竹老爷酒店就是台北君悦的宝艾厅,近几年开始会在新竹的喜来登。
台积电一年招开四次董事会,每次为期三天,都是从第一天晚上的牛排以及红酒的晚宴开始,第二天才会进入会议,上午是负责监督的稽核委员会先开会,董事长不出席,由财务和法务长参与。下午,则是评量管理阶层绩效的薪酬委员会,如果讨论到董事长的薪酬,董事长C.C则必须回避。
第三天才是真正的董事会,会开一整天,除了讨论资本支出、人事任命,也会谈竞争策略,当天所有讨论都会列入正式纪录。
目前台积的董事会成员共十名,其中有三位非独立董事,分别为董事长暨总裁的C.C魏,荣誉副董曾繁城以及代表台湾官股国发基金的刘镜清。
另外七位为独立董事,分别为前NXP董事长彼得邦菲,前应材董事长,现任美商务部工业咨询委员会主席麦克史宾林特,前赛灵思董事长摩西盖佛瑞洛夫,麻省理工前校长拉斐尔莱夫,美商务部供应链咨询委员会现任联合主席乌苏拉伯恩斯,现任美国贝克休斯公司独董琳恩埃尔森汉斯,前台湾行政院长林全等七名。
从上述董事会名单,我们也能看出这次董事会在美国招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十名董事会成员有5名美国人,1名英国人(邦菲爵士),美国人占一半到美国开会也就顺理成章,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每年四次的董事会,固定一次在美国招开,当然这次更重要的是因为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这是一个可以好好献媚的好机会,一举两得。
2月12号招开到2月14号连续三天,这次的美国董事会才正式结束,今天晚上或许会有一些正式消息出来。
而在这之前,各路媒体已经有许多的报导传出,看许多外媒的报导算挺正常的,可经过内地媒体一渲染感觉这好像特朗普要把台积电生吞活剥似的,有点没法理解内网特别喜欢用阴谋论思考的逻辑。
台积这次美国董事会招开之前,应该与特朗普政府有挺深的接触,因为台积在美国的政治界一直有很庞大的布局,从其董事会成员以及美国商务部各大咨询委员会名单中几乎都有与台积有深层关系的人,而新政府上任,又逢中美半导体竞争白热化之际,台积电赶紧来拜码头,我个人理解是明智之举。
不过特朗普这个很难捉模的领导者,葫芦里卖的啥药,确实令人每一次都猜不透,这在其上一任任期中表露无遗,不按牌理出牌,上任前特朗普就高喊,台积电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必须课重税,这个下马威估计中国台湾政府以及台积电都瑟瑟发抖。
特朗普处理贸易的主要手段在于关税大棒,加上上任前就大喊要给台积电加税,但事实上关税手段对台积电有影响吗?很多专业外媒对此有大篇幅报导,甚至有记者说道台积电要以涨价来对应关税冲击,这是一个多没有常识的说法,对应提高关税是自己先涨价?
先说一下台湾的出口情况,2024年出口总额为4750亿美元,半导体出口为1650亿美元,资通训电子产品1325亿美元,也就是说半导体与电子产品占台湾出口的65%,剩下为化学,纺织,机械,食品等等。
2024年台湾总出口4,750亿美元中,出口到美国的金额1,113亿美元,年增46%,比重是23.4%,紧追中国大陆之后。综观所有出口数据,2024年只有两个数据出现巨幅成长,那就是对美出口以及资通讯产品的出口大幅成长,增幅最少在45%以上,这两项数据可以解读出台湾向美国出口的AI服务器大幅度增长,但半导体也就是IC出口到美国却几乎没有成长。
另一项数据是台湾半导体IC出口总额为1650亿美元,向美国出口只有60多亿美元,占比4%,这60多亿美元,以日月光,矽品等封装企业为主,有52亿美元,也就是剩下不到10亿美元是台积电,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等前段芯片制造企业向美国出口的,台湾有多家前段芯片制造企业,我们就当这全部的10亿美元都是台积电向美国出口,这10亿美元的芯片,占台积电营收的1.1%的芯片或将会被特朗普政府课重税。
10亿美元即便100%关税那也就是2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家是不是很意外,跟这几天各路媒体说的好像台积电将有灭顶之灾有点不同,其实但凡有点半导体常识的人都会明白,美国根本不会也不需要进口芯片,更不会进口台积电生产的wafer,进入美国海关的都是以电子成品为主,台积电或者全球芯片制造企业很少会向美国出口wafer。
美国没有像我们中国拥有庞大的电子代工企业,也就是富士康,工业富联,立讯等,比如美国企业苹果公司向台积电下单手机芯片,但苹果公司没有制造工厂,他会要求台积电向其EMS工厂也就是富士康发货,富士康在我们中国、越南、墨西哥设有制造基地,台积电制造完成wafer,wafer经过封装成为一颗颗的芯片之后,向富士康的制造基地所在国家发货,这些向台湾进口芯片的国家唯独没有美国,因为美国本土没有EMS企业,他们不需要台积电的wafer。
富士康在河南郑州的工厂,接收来自台积电的芯片,这个环节台积电的报价是不含运费以及关税的价格,从台湾出口到郑州海关的台积电芯片运费以及关税由富士康承受,富士康在给苹果组装手机的报价中再把芯片从台湾运到大陆以及大陆海关关税转嫁给苹果,富士康郑州制造基地属于保税区,会有另一套税务计算方法,最终富士康组装完成iphone,向美国发货,iphone以手机成品的形式进入美国本土并开始销售,这里苹果公司作为收货方必须向美国海关办理苹果手机的清关作业,并缴纳美国针对电子产品手机的进口关税。
笔者介绍这一个电子行业从最开始的芯片到成品的过程以及供應鏈的流動方式,主要是想让读者明白,台积电根本不会被美国课税,很多不明所以的朋友,以为台积电北美业务占比高达75%,将有大量芯片进入美国海关,将会被特朗普课以重税,事实上是大错特错的。
台积电北美业务占比高是大客户都是美国公司,苹果、AMD、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但这些北美公司向台积电购买的芯片,99%是发往美国以外的国家进行组装,最后再销往全世界,所以台积电的芯片至始至终没有进入美国,美国企业如果在美国本土拿到台积电生产的wafer这种元器件估计也得蒙逼。
结论是台积电向美国直接出口的芯片只占其1.1%产出,也就是美国政府无法向台积电直接课税,有也是可忽略不计的微乎其微。
虽然美国政府无法向台积电直接课税,但他也不是没有办法搞台积电,比如搭配台积电芯片的电子产品要课重税,但这在执行层面几乎不可行,政府没有那么多人力稽核,综观美国贸易历史,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先例。
再来是这课税课的是苹果,英伟达等美国公司,也并非台积电,台积电的报价都是FOB离岸价,运输跟关税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这个基本常识大家得明白。
那有没有可能,搭载台积电芯片的电子产品要课重税,导致苹果或者英伟达公司转向其他foundry企业下单,不在台积电下单呢?我想由于技术差距过大,苹果以及英伟达等美企也只能乖乖缴纳再贵的关税也得让台积电代工,因为以目前得技术差距,不在台积电代工意味着失去市场,缴关税还是失去市场,孰轻孰重?
这类技术原因以及分析,笔者之前多篇文章,有全面且详细分析,说明为什么没办法不给台积电代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翻翻,这些美企自然是拎的清。
又或者特朗普政府给在英特尔代工的芯片补贴,让美国企业去英特尔下单,这方法可行吗?
其实跟课重关税的意思是一样的,如果今天美国企业因为补贴下单给英特尔,虽然芯片不会被课重税以及可以获得补贴,最终芯片获取成本很低,但性能的差距将导致这美国企业的产品,被可以利用台积电芯片的非美国企业打败,失去全球市占率。
数年前高通因为代工费便宜三成且最大客户三星采购自己的芯片等众多无法拒绝的好条件而选择在三星代工芯片,结果被苹果,联发科,海思打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得乖乖的回台积电代工,不管三星可以给的条件有多好,高通一样头也不回的下单台积电,要知道三星可是高通最大的客户,高通都要这么干,可见代工厂家的性能优势太重要了,并非给什么优惠的条件就可以弥补的。
特朗普的关税大法必然是改变全球供应链流向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最重要因素,这在所有行业是适用的,但唯独半导体行业,严谨的说是唯独在某家在技术已经遥遥领先的半导体行业,利用关税大棒去打击技术领先的企业其实很难伤其分毫,该买的还是得买,因为技术差距太大。
如果在技术差距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关税确实可以形成致命的关键,因为在技术各家差不多,这家有关税那家没关税,那自然是选择没关税的去下单,但技术差距大了,关税或者各种补贴将无法形成作用。
这个基本常识,笔者花了很大篇幅说明,还是希望大家能明白,因为确实太多朋友没有理解,甚至连外媒巨擘的记者,报导竟然是台积电为了应应特朗普的加重关税采取涨价的策略,真要应付关税,是得降价凸显竞争力,比如中国光伏被课重税,采取降价或者制造移往东南亚的方式应对,哪可能说要被课重税还涨价的,那不是找死吗?
再说一遍台积电芯片出货都是FOB离岸价,后续的运输与关税基本跟台积电无关,这一点请大家谨记。
了解了关税大棒与台积电无关,澄清了绝大部分人以为关税将制约台积电的误解之后,我们来想想特朗普还有什么招可以对付台积电,其实还是有的,比如台积电最担心的反垄断法,这才是悬在台积电头上的一把利剑,什么关税不关税的都是无知的瞎扯淡。
但是祭出反垄断法就真挺下流了,毕竟全世界都在看着,而且反垄断法也能打官司,美国的司法还是相对靠谱的,国外公司告赢美国政府也是家常便饭,甚至我们一直认为美国专门要搞我们中国公司,其实中国公司也经常告赢美国政府,比如小米比如刚申诉成功的中微半导体。
另外,我们会认为特朗普是铁了心要扶英特尔,但是美国需要台积电芯片的企业却是更庞大的游说团体,苹果、英伟达、高通、AMD、博通、谷歌、AWS这个阵容比英特尔强大多少,不言而谕,如果不游说,要缴纳高额关税的可是他们,不是台积电,这些企业该怎做?
以上种种,在在说明。特朗普政府无法对台积电产生致命的影响,这是一个前提,如果不明所以的朋友看同样不明所以的媒体瞎忽悠,以为台积电的命运掌握在特朗普手上,特朗普出在苛刻的条件,台积电都必须吞下去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必须先把基本的常识与符合行业逻辑的前提给理出来,才能让我们后续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而不是只会人云亦云,危言耸听。
有了上述的前提,让我们明白了台积电的处境,那台积电还要去向特朗普示好献媚吗?这是当然,做生意为啥要非得硬着干,又不是脑子有包,美国是西方世界的老大,长臂管辖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想新总统上台好好去拜码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这个拜码头必然是得拿出诚意的,尤其特朗普在之前已经多次对台积电喊话,虽然经历他上次任期,知道谈判之前他都会高调放出各种消息来威吓,但我想正常人也不会去没事找事忤逆或者非得对着干,讨好是必然,大家不用装圣母去评判,这没任何意义,也会显得脑残。
针对这次的传闻,美国政府对台积电有三个方案。
第一。台积电在美国建置先进封装厂,完成前后段芯片的全环节制造。
这个方案其实我想台积电也是很乐意的,首先台积电目前在美国亚利桑纳fab21工厂制造的wafer全部必须运回台湾做封装,如果在美国完成封装,可以就近出货,当然这个前提是美国要有配套的EMS工厂。
而一个先进封装工厂也就小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与前段动辄数百亿的投资可以算微不足道,更何况对台积电来说这个先进封装厂也是有其必要的,在这之前,台积电是跟安靠达成协议,在亚利桑那配套封装工厂,也就是说台积电美国有封装的需求,如今变成自己建自然是乐意。
第二。台积电将先进封装业务交给英特尔,理由是英特尔的先进封装也不差,可以借此培养英特尔在先进封装的竞争力,笔者之前在文章中有阐述过台积电CoWoS的优势在哪里有什么不同,有兴趣的可以再去看看。
这个方案不太可行,理由很简单,台积电的先进封装良率高,先进封装价值不高,但上面的先进制程芯片以及HBM却很昂贵,也就是说CoWoS一个点的良率都影响很大,所以客户必然是选择良率高的,这是商业行为,很难用强制的方式去限制先进封装必须给谁做,如果良率低一二十个点,那客户不得完蛋,这个方案显然是不靠谱。
第三。美国官方与台积电、英伟达等大厂合资入股英特尔独立的晶圆代工事业部,当中包括台积电技术入股。
这是最受争议的方案,甚至是堪称离谱,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去投资加上技术入股竞争对手?这是基于什么逻辑?
入股一家公司,最終来跟自己抢生意?离谱的是还得教他技术把他教明白之后来跟自己竞争,这些文字我实在组织不出来。
如果被逼到这份上,台积电已经是生死存亡,那他会同意吗?他不会拒绝吗?如果逼到台积电拒绝,哪美国政府有啥办法?其实没有,如果台积电不从,最终是美国fabless只能用英特尔的代工,将很快被全世界非美国的fabless赶超,包含我们中国的,特朗普即便再不靠谱,也不至于如此傻。
如果特朗普想帮英特尔剥离芯片制造工厂,让台积电全部吃下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这种級別的强迫我想台积电还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毕竟全吃下来之后还是自己的公司,都属于台积电,但要台积电出钱出技术去给一家要抢他生意的竞争对手,这无疑是天方夜谭,在没有脑子也想不出这样的剧本,或者相信这种剧本。
有一个方案是可能的那就是出钱,纯出钱入股英特尔剥离的这家企业,有了钱英特尔芯片制造的剥璃方案可以真正落地,由美国政府主导,找几家冤大头出钱,如果这样,台积电以及英伟达是可以出钱的,毕竟他们这波在AI上真赚的不少,出点血也没啥问题,但是还要台积电提供技术或者经营这家企业,那想都别想了。
我认为纯出钱这方案是有可能性的,也是所有参与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对美国政府来说,英特尔芯片制造能順利剥离,救了英特尔也能让芯片制造继续留在美国本土,而对英特尔来说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甩掉制造这个拖油瓶。
对台积电来说,他绝对不想全部吃下英特尔的制造工厂,那将是长期的沈重负担,英特尔那些制造工厂对台积也没有太大作用,全部吃下代价太大,也会变成台积电的拖油瓶,如果只是出钱投资英特尔剥离出的新公司,纯纯的财务投资,经营不用管,技术不用管,破产了也无所谓,就当投资的钱打水漂,这样的方式估计台积电是愿意的。
另外英特尔也有许多专利是台积电乐意接手的,这些好的专利能让台积电形成更大的技术垄断,这是英特尔唯一可以让台积电感兴趣的地方,但有得必然有舍,不清楚台积电能拿到多少专利,反正综合下来台积电必然是吃亏的,但吃点亏可以顺利过关,可以继续垄断全球市场,并获得特朗普政府的好感或者支持都是值得的。
整体来说,台积电这一波必须流点血,花点代价应该是跑不掉的,能捞回多少好处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是不够本钱的赔本买卖,但也无伤大雅。
其实整件事不会如媒体或者网民渲染的严重,包含专业记者可能连芯片行业这种关税问题都搞不明白,导致基本认知出现落差。
总结
英特尔剥离这件事应该是有不小的机会,是由几家冤大头以及美国政府一起出钱,这个方案是有可能性的,但不用想台积电还得给这个新的竞争对手提供技术,这是没有可能性的,或者提供成熟制成技术并在成熟制程上合作,但这好像也很鸡肋也沒必要。
所以不论什么方案都不会改变台积电垄断全球半导体制造的格局也不会改变台积电未來发展趋势,一切都不会有任何改变,最差的情况就是台积电出点钱,影响其现金流或者未来要认列投資的亏损。
如果英特尔完全剥离制造,对台积电也有一个利好,因为英特尔将把全部芯片都下单给台积电,这又将是一个跟苹果差不多等级的大客户,不用吃下英特尔的工厂,只要出点钱投资让他剥离,最终收获一个超级客户,又合了善变的特朗普的意,有失也有得,整体来说是可以欣然接受。
英特尔剥离出来的新制造公司也不会对台积电产生什么影响,同样还会是一堆烂泥,不会有改变,但对英特尔来说就是真的大利好,轻装上阵成为fabless的英特尔将会是AMD的大麻烦,财报也瞬间能有大幅度地扭转,所以我们看到英特尔连续三天大涨。
台积电则三天小跌,虽然对台积电肯定是利空,但整体股价表现也还算坚挺,代表对台积电的影响确实是有限,美股的反应确实是非常贴合整个事件各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