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为什么死亡基本都是好事?

古今话聊 2024-05-23 07:42:14

死亡,自古以来即为人生的终极篇章,负载着复杂的情愫——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豪情,也有“误落尘网数十载,终归田园以释怀”的淡然超脱。

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意味着恐惧与哀伤,成为心灵难以承受之重。

在此背景下,曾仕强教授却以独特视角审视死亡,提出其积极面向,并以亲身经历与家庭故事,引领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倡导者,其一生智慧不仅体现在管理学上,更在于对生死的深刻洞察。

他坚信,正视死亡,其实是一种福祉。在母亲离世时,曾仕强便向家人传递了这一理念,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自然归宿,应当平静接受。

他不仅在母亲去世时保持了内心的平和,更以此态度影响父亲,教导家人以更开阔的心胸面对生死。

曾仕强之所以视死亡为“好事”,原因有三:

首先,对于长期承受病痛之人,特别是如癌症晚期患者,死亡是一种痛苦的解脱,避免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其次,对于年迈者,死亡是生命周期的自然延续,犹如机器终有磨损殆尽时,不必过度哀伤;

最后,对于遭遇意外者,死亡虽令人惋惜,但相比生不如死的长期依赖与亲人负担,或许不失为一种更温和的结局。

曾仕强教授在实践中践行此观念,不仅体现在对自身疾病的处理上——面对癌症,他拒绝传统疗法,选择与疾病和谐共存。

通过放疗和中医调养,确保余生质量,更在于他对父亲的引导上。

他通过轻松讨论“寿地”(台湾对墓地的雅称)的选择,让父亲乃至家人在轻松氛围中接受了死亡的必然,将之视为生命延续的另一种形式,从而珍惜当下,不留遗憾。

曾仕强的生死哲学,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高度体现,更是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他提倡的“死亡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会以平和心态面对生命终点,从而活出更有质量的生活,也让生者在失去亲人时能更快走出悲痛,继续前行。

在众多空谈生死的大师中,曾仕强以自身的坚定实践,为世人树立了榜样,证明了真正的豁达不仅在于言辞,更在于行动。

曾仕强的生死观不仅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是对社会文化深层次的贡献,提醒我们,面对死亡的教育与思考,实乃生命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阅读: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