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融化了冰冻,暖风吹走了冷灰。转眼间,时间来到了雨水时节,此时降雨开始增多,天气开始回暖,农民朋友开始为春耕做准备了。因为早春时节,“春雨贵如油”。只有雨水降临,越冬作物才能返青,庄稼才能快速生长,春耕春种才能顺利进行,而这也是农民朋友对于丰收年的期望。
当然,在早春时节,除了雨水节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雨外,还有一个节气也会迎来绵绵的春雨,你知道是哪个节气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清明时节。因为大家小时候都学过这样一首诗,那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意思特别明显,就是说这个时节特点就是雨纷纷。而这个时节,还有一个特点也受大家重视,那就是扫墓祭祖。
据了解,清明节是民间三大传统鬼节之一,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拜祖先,目的是为了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仰。而今年的清明节出现在公历4月4日,距今还有一个半月时间。这天到来之时,大家往往都会回家上坟祭祖。
说到清明节,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下今年清明的不一般了,因为今年的清明节属于60年不遇,而且还有4个特点与往年大不同,哪4个?有何预兆?一定要注意。
今年清明60年不遇根据民间历法显示,今年是乙巳蛇年,基于干支纪年法,这一年就属于每60年才会轮回一次。而这一年的清明也就成了60年不遇。此外,今年的清明节还有着4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
其一,今年清明是闰年清明
据了解,今年属于双春闰年,具体是闰六月,因此全年共有384天。而这样的年份里,对于清明节就会有所影响。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闰月的时候,不建议去上坟祭祖,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不好的事情。这种说法在民间影响较大,甚至一些老年人都会经常念叨。为此,今年的清明就显得很特别。
不过,这种民间说法在当今看来,显然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更多的是一种传统习俗和信仰的反映。因为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活动包括上坟祭祖,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而无论是否闰月,清明节的核心意义在于缅怀祖先、表达追思,这份对先人的情感不应被外在的说法所左右。所以,大家要理性看待闰年清明的说法。
其二,今年清明是三月清明
据悉,今年的清明节出现在公历4月4日,农历的三月初七,也就是说今年的清明是三月清明。那么三月清明有何讲究呢?
根据农谚“二月清明枕粮睡,三月清明新坟堆”显示,如果清明在农历二月,预示着这一年是个丰收年,庄稼收成不错;而如果清明在农历三月,则预示着庄稼可能会歉收,人们会出现饥荒。这句农谚反映了古人对农业收成的观察和预测,二月清明预示着气温回升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三月清明则意味着气温回升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周期,可能导致减产。
虽然如今农业设施相对比较发达,但是天气对于庄稼的生长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引起农民朋友的警惕。
其三,今年清明是在月头
据了解,今年的清明节出现在农历三月初七,属于月份的上旬,也就是月头。而民间一直有“清明在头,六月穿棉;清明在尾,六月桑拿”的说法。其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在农历月份的月初,预示着夏季尤其是农历六月的气温会相对较低,可能需要穿棉衣来保暖。而如果清明节在农历月份的月末,预示着夏季尤其是农历六月的气温会异常炎热,如同置身于桑拿房中一般。
这样看来,今年的清明在月头,那么就预示着今年夏天很可能不是很热,而这样的气候虽然对人的体感来说很舒服,但是对于庄稼生长来说就会不利,因为“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因此,今年年景很可能不是很好,需要引起大家警惕。
其四,今年清明是晚上清明
据悉,今年的清明节是在公历4月4日,晚上20时49分,为此就属于晚上清明。而民间也一直有“晚上清明凉飕飕,白天清明暖悠悠”的说法。其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出现在晚上,那么未来的日子里就会比较寒冷,很可能会出现倒春寒;而如果清明节出现在白天,那么未来的日子里很可能就会比较温暖,符合春天的正常气候。
这样看来,今年的清明节就是晚上清明,这预示着接下来很可能会有倒春寒天气。而倒春寒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气候现象,会对庄稼生长造成危害,还会对于果树、家禽的生长带来损害,因此也需要大家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损失惨重。
看得出,今年的清明节确实有点不一般,甚至还有些不好的预兆,虽然这些说法都是古人总结的经验,但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需要大家了解和学习。
总之,清明节马上就到了,希望大家都能跟随传统行事,不忘老传统,并且提前做好防旱防冻准备,为庄稼生长带来便利,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不好的年景里,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