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奇二字形容毛主席的一生丝毫不为过。在乱世之中,他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不过,对毛主席而言,他也曾留下了许多未能了却的心愿,这些心愿不仅丰富了他人生的色彩,同时也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话题。
“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了爱国青年毛泽东1911年9月,毛泽东到长沙求学,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10月,武昌起义爆发,饱受封建主义压迫的人民毅然举起反清大旗,要求废除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紧接着,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自此,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开始了。
一天,革命党人来到毛泽东所在的学校发表演说,这引起了毛泽东极大的兴趣,当他听到“辛亥革命是新纪元来临”时,感到十分激动和振奋。随即,他对身旁的朋友说道:“我决定要参加革命。”
同伴以为他是一时脑热,便劝道:“你应该继续念书。”
但早已下定决心的毛泽东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假使民众都软弱可欺,那么完善其道德又有什么用呢?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使其强大起来,而军队对于建立一个新中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决定积极响应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号召,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术。”
很快,毛泽东便采取了实际行动。五天后,他便成为了湖南新军中的一员。
在提起当年参军的经历时,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表示:
“打原子战争,我就不懂,不像‘小米加步枪’,小米吃过,步枪看过,也背过几天。辛亥革命的时候背过几天,什么立正、稍息,托四把枪,还相当可以。不是吹牛皮,单个教练、排教练、连教练、营的野外演习也搞过。后来南北议和,就不让我干了,就变成外行了……”
1912年春的一天,毛泽东突然找到班长彭友胜,对他说:“我决定要离开军队了。”
彭友胜感到十分惊讶,在他看来,毛泽东在军队中深得人心,受到长官的器重和战士们的喜欢。而当兵又是他的志向,如果他继续留在军队里,将来必能建功立业,成大器。因此,缓过神来的彭友胜极力劝说毛泽东:“你留下来吧。”
毛泽东也直言不讳,说道:“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已经退位了。现在已经是民国了,孙中山跟袁世凯也达成了协议,革命已经过去了,我计划回去继续读书。”
彭友胜一听毛泽东要回去读书,他也不好继续拦着,担心影响了毛泽东的前途。
毛泽东离开军队那天,彭友胜率领全班战士为他饯行,大家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毛泽东对彭友胜说道:“益山(彭友胜),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别送了吧。”
“润之,以后相处的日子少了,今天我也没有什么事,就让我再送一程吧。”彭友胜临别之际,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两块大洋送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推脱不掉后收下了,他紧紧握着彭友胜的手道别:“彭班长,你真好,希望你一定要多加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新中国成立之际,一位65岁的老人看着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毛主席,他激动地热泪盈眶。这位老人就是彭友胜。
1951年3月14日,彭友胜给毛主席写去了一封问候信。原本,他对于毛主席给自己回信一事并不抱任何期待,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国事繁忙,但毛主席仍然在当月给彭友胜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这让彭友胜十分感动。
毛主席离开军队后,继续回到学校过上了学生生活。当时,很多学校逐渐开办,为了招到更多生源,它们开始在报纸打广告。
年轻的毛泽东这时尚没有判断学校优劣的标准和能力,对自己未来想要干什么也不是十分确定。就在这时,他看到报纸上有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的招生广告,这里不收学费,提供食宿,甚至还有津贴,这引起了毛泽东极大兴趣。他当即决定去做一个肥皂制造家。
当然,选择报考制造肥皂的学校原因,除了免费等福利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不久,毛泽东便顺利考取了这所学校,还得到了毕业文凭。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最后并没有实现自己做肥皂制造专家的心愿,但这段经历同样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始终重视我国轻工业的发展,在1956年4月25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他还强调了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主席指出:
“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历史造就了毛泽东杰出政治家的命运毛主席头山有很多头衔,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书法家、诗人……但对于毛主席而言,他最初的愿望只是当一名教师,或者是新闻记者。
1921年初,毛泽东便曾说过:
“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
同一年年底,毛泽东又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职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终身欲从事之事业”这两栏郑重写下了教育这两个字。而在“备考”这一栏中,他则详细写下了自己未来几年内的规划:
“所志愿之事业现时还只着手准备,预备三年或四年后个人须赴国外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后回国从事所欲办之事业”。
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是将教师这项职业当做自己终身的事业来看待的。从调查表中的内容可以窥见,毛泽东对于自己未来从事教育事业不仅目标坚定,更有着十分清晰的具体计划。
当教师这个心愿在毛泽东心中始终不曾消失过,他在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后,也曾多次提及当教师的心愿。即便到了晚年,也对自己曾短暂从事过的教员生涯念念不忘。
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国事繁忙,但毛主席始终惦念着老师徐特立。为此,他亲自给徐特立老师发去电报,邀请他来北京会晤。
徐老抵达北京后,来到了毛主席在中南海的住处。为了迎接老师,毛主席还专门准备了几样家乡菜:一碗湘笋,一碗青椒,两菜一汤。
毛主席充满歉意地说道:“老师,没有好菜请你吃呀。”
徐老笑着说道:“人意好,水也甜嘛。”
随后,毛主席请老师上座,徐老拒绝道:“上席应该你坐,你是我们全国人民的主席呀。”
毛主席郑重表示:“您是我的老师,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比我更应该坐上席。”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徐老只好坐在了上席。
徐老在北京住了几天后,便告别毛主席准备回家。临别时,毛主席紧紧拉着老师的手,久久不肯松手。随后,他将自己的一件呢子大衣送给徐老。
徐老拿着这件衣服,心中十分激动。回家后,他将这件大衣交给妻子,嘱咐她要珍藏。此后,只有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上,才能见到穿着这件衣服的徐老。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因失眠脾气暴躁,对此,他曾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自我批评道:“告诉同志们,我毛泽东不可怕。我没想到过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来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
1957年4月,伏罗希洛夫率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来华访问,谈话中,毛主席对他说:“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不能断。情况天天都在变,离开了就不了解,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出了差错。复杂,太复杂了。我不想干了,请你转告赫鲁晓夫同志,我想退下来当个教授教书去。”
伏罗希洛夫一听,急切地劝道:“这个问题牵涉甚广,还是再慎重考虑……”
“当主席太麻烦,我就是想要退下来当个大学教授。”
“这怎么能行,谁替代得了您呢。”
“我们党内还是有很多人才的,他们已经十分成熟了,不管从资历、声望还是能力上看,都不比我差。他们都能胜任。”
可见,教书育人的这个愿望多年来一直让毛主席念念不忘。
毛主席对书籍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着极大的乐趣。然而,钻研学术要花费大量时间,也许,只有在大学这个自由又充满着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里,才能阐发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问题。
尽管毛主席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从未停下过讲课的脚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抗日军政大学、鲁艺和中央党校的三尺讲台上,都曾留下过毛主席的足迹。“我历来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当教员。”这是毛主席的情趣所在,也是他的优势所在。
除了想要当教员外,毛主席还曾对新闻记者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
解放战争期间,新华社播发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司徒雷登》等一系列著名篇章,均出自毛主席手下。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依然继续为新华社写稿,如关于中苏建交、中国人民志愿军向平壤进攻的新闻稿。
据新华社记者成一老先生回忆表示:“毛主席每天为新华社写两三篇稿件并不稀奇,他就像是一位十分勤奋的新闻记者。毛主席写稿的速度很快,而且准确、鲜明、生动。”
毛主席还曾开玩笑似地询问新华社工作人员说:“在你们看来,谁是新华社最好的记者?”
大家互相看了看,会心一笑,答案不言而喻。
毛主席曾许诺说:“我辞去国家主席以后,可以有空闲给《人民日报》写点文章。”
从这些事实中,足以看出毛主席对新闻记者一职有着特殊的情感和钟爱之情。
新华社成立70周年之际,《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出版,在这些作品中,其中仅毛主席写的就有58篇。尽管毛主席跟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他的确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新闻记者。
酝酿编写一部战争史,终究未能完成大革命失败前,毛泽东从未想过要上山跟敌人打仗周旋,也没想过他会成为一名军事指挥家,没想过大半生都要在战火中度过,更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统帅:
“在1927年之前,我是没有准备打仗的。在城市中工作的人,知识分子,留恋城市,舍不得离开城市跑到乡村中去,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然而,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把共产党逼上了梁山。”
抗日战争初期,何干之等历史学者千里迢迢来到延安,继续用笔为革命作出贡献。何干之在陕北公学任教期间,萌生了编写《中国民族战争史》的想法。
1939年1月,何干之在给毛主席的信中表明了这一设想和编写计划,没过多久,毛主席便给他回了信,并鼓励他一定要切实去完成:
“我们同志中有研究中国史的兴趣及决心的还不多,延安有陈伯达同志在作这方面的研究,你又在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盼望你切实地做去。我则有志未逮,我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亦至今没有着手……将来拟研究近代史,盼你多多指教。”
毛主席不仅对历史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多次向全党发出了学习历史的号召,并鼓励同志们对中国历史展开分门别类的研究,身体力行,有计划地搜集中国战争史方向的相关资料,撰写出一部中国战争史来。
多年来的战斗生活让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才能更加炉火纯青,他本人也对此充满了自信。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跟友人谈起自己如何学会打仗时,幽默地说道:“我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解放战争胜利前夜,毛主席也表示:“1927年的时候,我还是个白面书生,但是,在以后20年的战争中,创造出了打仗的新方法”:
“我当时不会打仗,我是小学教员。打了十年我们学会了,什么叫打仗。这个打仗也是可以学会的。”
在整个青年时代,毛主席并没有想过打仗,更不用说成为一名军事家了。但事实上,在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逼迫下,他被“逼上梁山”,拿起了武器,直接指挥作战,这时,他才有了写一部中国革命战争史的打算。
1960年,蒙哥马利来到中国,并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两位统帅见面,话题自然离不开打仗。毛主席说道:“你有35年军龄,比我长,我只有25年。”
“我52年军龄了。”蒙哥马利自豪纠正道。
“可是我还是共产党军事委员会主席。”毛主席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1961年,毛主席再次接见了来华访问的蒙哥马利。这一次,蒙哥马利好奇地问道:“这么多年的打仗期间,主席有没有亲自在前线阵地上指挥作战?”
“22年中有十几年都亲自在战场指挥,有4年当了全国统帅。”
“那主席有没有军衔呢?”
“没有,我只是个老百姓。他们要给我军衔,我不要。”
蒙哥马利不解地问道:“主席不想当元帅吗?”
“将、校、尉都不要。”
毛主席通过多年的战场指挥,其军事指挥能力已经有目共睹。此外,他还十分擅长总结经验。因此,写一部中国战争史也在意料之中。但遗憾的是,由于战事、国事忙碌,他始终没能写出这部不朽的战争史巨著。这不仅对毛主席而言是一件憾事,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也是一件憾事。
但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十分重视历史记录,并在这一领域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后人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曾经的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