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析:开国十大元帅中,严格意义上,有3位不达条件不够资格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11-18 10:13:47

1955年授衔最开始的名单上,并没有陈毅,林彪排在第五,粟裕是第七。因为当时陈毅已经担任上海市长,按规定,已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不再参与授衔,但在周总理的力荐下,最后陈毅被评为元帅,粟裕被评为大将,名列第一。

然而却有一些所谓的“民间史学家”对其中的叶帅、聂帅、陈老总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空有革命资历,战功并不突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时授予元帅军衔有着几个明确的硬性条件。

其一,是革命根据地的参与创建者;其二,在红军时期要担任军团(或者军)级领导职务,肩负起指挥作战、引领部队发展的重任;其三,抗日战争时期需达到八路军师级、新四军军级的相应级别,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发挥重要影响力;其四,解放战争时期要担任方面军(野战军)领导职务,主导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五,授衔时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职务,继续在新中国的军事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是陈毅,陈毅的主要不足是没有参加长征。长征之前,他在招携、永丰一带的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行走都变得极为艰难,费了好大的劲才回到瑞金。周恩来同志知晓情况后,立刻通知医院为他安排手术,陈毅在手术室昏睡了整整一天,等他醒来时,却发现红军大部队已然远去,身边留下的只有瞿秋白、毛泽覃等寥寥数人。

此后,大部队踏上长征路,陈毅等人因特殊原因留了下来,开启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这三年里,陈毅与战士们风餐露宿,常常在山头隐蔽数日,多次面临绝境,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然而,这三年对于中国革命而言意义非凡,陈毅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其贡献不容小觑。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更是指挥了多场大型战役,创造了众多传奇故事,也因此赢得了毛主席的格外器重。虽然有人质疑他的军事才能相对有限,觉得他带兵打仗或许比不上粟裕将军,但陈毅有着一项极为特殊且重要的长处,那就是超群的大局观和战略布局能力。

尤其是在1958年担任国防部长之后,他展现出了文武兼备的全能特质,在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远比一般战将更为重要,综合来看,他被授予元帅军衔是实至名归、无可争议的。

再看叶剑英元帅,他十九岁便投身革命,早期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了粤桂战争、粤东讨贼战争等诸多战事,其间战功赫赫,在当时就已崭露头角。大革命爆发后,凭借出色的能力受到广州国民政府的重用,官至国民革命军少将师长。

土地革命爆发之时,叶帅奉中共中央命令,亲自指挥了意义重大的广州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就任红军总参谋长,先后精心策划了多次阻击战、围歼战,助力人民武装有力地打击了反动派,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到了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叶帅大多在后方从事行政工作,基本未参与前线的作战指挥。但这绝不能说明他不够资格获得元帅军衔,要知道后方的工作同样艰巨且意义重大,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人民武装的各项事务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才能够顺利战胜一切敌人,最终建立起新中国。他在幕后所发挥的统筹协调、保障支撑等作用,是革命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元帅军衔对于他来说是对其多年贡献的恰当认可。

最后谈谈聂荣臻元帅,土地革命爆发后,他与林彪元帅并肩作战,带领红一军团数次大破国民党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可谓战无不胜。抗战时期,聂帅长期在晋察冀军区担任司令员一职,指挥麾下的八路军部队多次向正太路以及津浦线附近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值得注意的是,聂荣臻元帅在诸多岗位上长期担任政委的角色,比如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出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1948年又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尽管在1948年,有东野的协助,聂帅成功解放了河北全境以及内蒙、河南部分地区,但这也是他诸多战功中的一部分体现。

聂帅无论是在军事指挥上,还是在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战将,完全当得起开国元帅这一崇高的军衔。

开国十大元帅的授衔,是综合考量各位将领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面所做出的贡献后慎重决定的。每一位元帅都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价值,他们或在前线冲锋陷阵,或在后方默默耕耘,共同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付出了心血。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