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都无法超越的经典:中国铁路路徽,是被哪位牛人设计出来的?

易史月满西楼 2025-01-16 19:52:00

从绿皮火车穿越大山,到高铁动车飞驰平原,每一位乘坐火车的旅客,都会在火车头或站牌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图案——铁路路徽。

经过了层层筛选,这个设计最终从三千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那么,这个被誉为“无法超越的经典”的路徽,是如何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被创造出来的

全民参与的设计征集

1949年,我国刚刚从战火中走出,一切都在重建之中。

当时的铁道系统标识分散、混乱,不同地区各自为政,急需一个能代表全国铁路的统一标志。

军委铁道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铁路路徽设计方案,消息一经报纸发布,瞬间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为新中国铁路贡献一份力量,为历史留下自己的印记。

无论是专业设计师、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被这次机会深深吸引。

一时间,画板和坐标纸成了稀缺品,连裁缝用的量尺和木匠的方格模板也派上了用场。

参赛者们熬夜作画,试图在一张张草图中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铁路路徽,甚至有些人还在图案上附上详细的注解,希望通过清晰的表达赢得评审的青睐。

陈玉昶的奇妙构思

在这场全国瞩目的铁路路徽征集活动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陈玉昶脱颖而出。

实际上,他的职业背景与铁路毫无关联,但正是这份“外行人”的视角,赋予了他的设计一种别具一格的创意。

陈玉昶出生于1912年,虽年少求学于日本,但后来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擅长机械制图的他,始终对绘画和构图抱有浓厚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他习惯随手画一些与机械相关的草图,可以说,绘画和构思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当他偶然看到铁道部的设计征集公告时,立刻被这一挑战激发了灵感。

他先是在街边小店买了一叠坐标纸,这是他绘制工程图时的必备工具,回到家后,他将这些纸平整地铺开在桌上。

白天忙于工作的他,利用每一个夜晚埋头绘图,深夜房间里的灯光常常亮到天明,一张张图纸上逐渐勾勒出不同的设计方案。

他时常将刚完成的草图贴在墙上,从远处眯着眼观察效果,然后一边沉思一边修改,路徽不仅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必须在形式上融入铁路的行业特点以及新中国的时代精神。

经过多次推翻重来的过程,陈玉昶终于找到了创作的核心灵感:用一个变形的“人”字,作为整个设计的上半部分,象征着铁路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事业。

而“人”字的末端线条自然延展,连接到下半部分的设计——一个工字形的构造,巧妙地表达了铁路工人作为建设者和守护者的重要地位。

更令人称道的是,下部的“工”字不是简单的字体,而是经过艺术化处理,模仿了当时标准钢轨横截面的形态,与铁路的行业特质高度契合。

同时,上部的“人”字变形后,又让整个图案看起来像一列火车正面迎面驶来的形象。

这种设计语言既简洁明快,又富有象征意义,仿佛在向外界宣告:人民和铁路共同托举着新中国前进的未来。

据陈玉昶的儿子回忆,这些图纸上的每一笔线条、每一个尺寸标注,都蕴含着陈玉昶深夜伏案时的细腻心血。

在他的原始设计图中,“人”字的两端线条是锐角的,显得锐利有力,仿佛要刺破困难险阻,而钢轨的构造部分则严格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正因如此,陈玉昶的设计注定不凡,它承载着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梦想,也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经典符号。

从3000到1的严格甄选

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各地便涌现出超过三千份参赛作品;

这也给铁道部的评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从这3248幅风格各异的图案中,挑选出最能代表新中国铁路精神的作品?

评选的第一步是初筛。铁道部专门组建了一支初审团队,将所有设计稿按统一编号分类存档,并对每幅作品逐一分析。

从象征意义到构图巧妙性,从视觉冲击力到实用性,初审团队从多个维度逐一评分。

不少设计图案显然缺乏实际操作性,例如某些作品过于复杂,难以批量应用;而另一些虽然构思新颖,但未能体现铁路行业特质。

经过第一轮筛选,三千多幅作品中只有不到两百幅得以进入下一轮。

铁道部特地腾出一个宽敞的大厅,将所有入围作品悬挂起来,供铁路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公众参观点评。

展厅内人头攒动,人们指指点点,认真讨论每一幅设计。

而对于那些在基层工作的铁路干部来说,这样的设计征集活动更是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感。

毕竟,这个标志将会出现在铁路系统的每一处角落——无论是车站的站牌、火车头的车身,还是制服上的帽徽和纽扣。

因此,他们不仅是评审者,也是这个标志未来的使用者。

许多干部在参观完展览后,特意留下自己的投票意见,甚至用信件的形式寄回详细的反馈。

与此同时,铁道部还邀请了多位艺术家和设计领域的专家组成专业评审组。

专家们从图案的艺术美感、文化内涵和技术实现等多个角度进行严谨的评估。

会上,专家们的意见不时发生分歧,有人认为某些设计线条过于纤细,不符合标志的识别要求;有人则认为图案应更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展览和专业评审双管齐下的情况下,几个备选方案逐渐脱颖而出。最终,只有四幅作品进入终极角逐。

这些作品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设计思路——有的注重行业属性,强调铁路设施的象征;有的则更具文化意味,着眼于人民与铁路的关系

其中,陈玉昶的设计,赢得了评审组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支持。

1950年1月22日,《人民日报》正式刊登了铁道部的公告,宣布由陈玉昶设计的铁路路徽成为全国统一标志。

从那一刻起,这个设计便与中国铁路的命运紧紧相连。

从巧思到经典的传承

在设计初期,标志以红色背景搭配白色图案,鲜明的色彩象征着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建设热潮,也。

这种配色与那个热血昂扬的年代高度契合,每当人们看到这抹红色,总会联想到奔腾的火车头和新中国的广阔蓝图。

路徽正式启用后,不仅成为全国铁路的统一标志,还迅速融入铁路职工的日常生活。从帽徽到纽扣,从车站站牌到火车票证,这一标志无处不在。

即便是几十年后,退休的老职工谈起自己戴过的那枚铁路徽章,脸上依然洋溢着荣光。

在实际使用中,铁道部对标志进行了一些微调。

原稿中“人”字末端的锐角设计,后来被改为直角,使整个标志更加端庄大气,这样的调整虽小,却极大提升了标志的实用性与审美耐久性。

由此可见,这个标志并非单纯的艺术品,而是经过精心打磨、反复推敲后的匠心之作。

随着时代的推进,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从蜿蜒山间的小站到国际化的大型枢纽,铁路建设日新月异。

然而无论技术如何更新换代,无论列车如何高速飞驰,铁路路徽始终屹立不倒。

它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人民铁路始终为人民服务。

对于许多老一辈人来说,这个标志承载了他们难忘的青春岁月:候车室里一次次激动人心的等待、车厢里一段段温馨或离别的旅途,都离不开铁路路徽的陪伴。

而对年轻一代而言,它不仅是中国铁路的象征,也是中国设计史上不可逾越的经典之一。

近年来,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铁路路徽在应用形式上逐渐向扁平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比如在高铁标志的设计中,路徽被以简化版形式融入品牌形象,更具现代感和科技感。

然而,无论如何变化,其核心构图始终未曾改变,火车头、铁轨、人字与工字的巧妙融合,仍然是这一标志的灵魂所在。

作为中国十大经典标志之一,铁路路徽不仅代表了一个行业,也体现了新中国设计的原创精神。

许多国际友人在看到这一标志后,都会被其凝练的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甚至将其与中国邮政的绿标志、中国银行的圆图案相提并论。

今天,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看到铁路路徽,便能感受到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力量。

这个图案,它告诉每一位见证者: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总能成就超越时代的经典。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