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宜春高安市,有一位名叫杨先生的车商,正被一桩烦心事折磨了一年多。这事儿还得从2023年11月说起,当时杨先生好心替江西新余的车商朋友丁先生垫资30多万,购买了崭新的丰田商务车。哪曾想,丁先生竟然使了个歪招,凭借一张假合格证,没上牌就把车开到湖南落了户,这让杨先生苦不堪言,不仅车财两空,还损失惨重。为了揭开这背后的重重迷雾,都市现场记者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横跨江西、湖南两省,探寻那张假合格证背后的秘密。
杨先生在宜春高安可是当地颇有名气的车商,经营多年,车行颇具规模。2023年11月的一天,车商朋友丁先生找到他,说自己有个客户急着全款买辆新款的丰田格瑞维亚商务车。杨先生的车行渠道广、价格优,于是双方达成了协议。丁先生先付4万定金,杨先生再垫资30万从外地购车交付客户,最后结算车款。
杨先生原本想着有合作基础,互信度高,而且合格证和发票都在自己这儿,就算丁先生耍赖不付钱,车也上不了牌,自己损失不大。可万万没想到,丁先生开走新车后就没了下文,一直拖着车款不结。等到2024年7月,杨先生竟发现车已经在湖南益阳的南县上了牌,随后又被平移到了新余。
这可把杨先生给弄懵了,没有合格证和发票,车是怎么上牌的呢?而且在湖南上了牌后还能转到新余?原来,湖南益阳南县的车管所虽然发现合格证是假的,却称是通过扫码通过的,没仔细查验真伪。而新余车商丁先生也承认花了2万在湖南南县买了假合格证,还哭穷说自己没钱,挣到了再还。
杨先生和妻子为此多次到南县报案维权,可公安车管部门和派出所那态度,真让人糟心。在采访中,杨先生拿出多段通话录音,从这些录音里能听出,两边就像踢皮球一样,谁都不愿意及时纠错,帮他挽回损失。
随后,记者跟着杨先生夫妇来到江西新余,想找丁先生问清楚假合格证的来龙去脉,可丁先生得知情况后,居然说自己跑到广西打工了,对假合格证的事一问三不知,只说欠下的车款会分期还,说完就匆匆挂了电话。记者又到新余某二手车市场走访,有车商表示新余可办新车上牌,不明白为啥丁先生要跑到湖南去。
为了真相,记者来到湖南益阳南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车辆管理所。在这里,车管所工作人员确认了车是在这儿登记上牌的,虽然把系统里假合格证和真合格证材料一比对能看到区别,不过车已经锁定了。但杨先生的损失还是得找伪造合格证的人索赔。
离开南县车管所后,记者又在当地某大型机动车交易市场发现,这里的商贩对伪造合格证的事儿似乎有所隐瞒。离开南县后,记者又和杨先生夫妇赶到长沙,在湖南省公安厅进行材料鉴定,负责此案的民警表示,鉴定出来就一级一级往上查,这案子牵扯到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他们还查到其他伪造汽车大本的案子,后续纪委、督察部门也会介入调查。
一张伪造的车辆假合格证,竟能突破重重审核,这背后到底有没有灰色产业链,暂时还不清楚。但从杨先生的遭遇来看,二手车市场交易暗藏风险,行业亟需建立更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堵住造假漏洞,为广大消费者保驾护航。
这事儿还得继续关注,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到底,还杨先生一个公道,也给广大消费者一个让人信服的结果。毕竟,在这个诚信至上的社会里,绝不能让这种欺诈行为得逞,让消费者蒙受无端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