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OVE婴圃|如何为孩子建立规则

婴圃教育IMPROVE EDUCATION 2023-08-01 11:08:28

为什么要给孩子建立规则?

许多父母提到规则时会下意识地觉得规则是否定的,是禁止,禁止孩子做一些事。但其实,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规则并非是否定的,而是意味着建立起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在孩子的生活中,重复的、有规律的生活会形成他们熟悉的生活秩序,让他们有安全感,并逐渐建立起习惯,为孩子培养起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所预见和期待。

同时,规则能让孩子懂得安全的边界。3岁前的规则应该是保护宝宝自身的安全,以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

要让孩子明白普适的、公认的规则,如过马路前要看红绿灯,在停车场不能乱跑等。而不是成年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而随意地为孩子订立规则,更不是为了成人的方便而设立规则去限制孩子。

构建规则时需要注意什么?

1.规则要合理,要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

比如,在幼儿园,混龄班孩子和预科班孩子的上课时间不同,就是由孩子的年龄特征所决定。混龄班孩子的专注力一般为10-20分钟,预科班则是20-30分钟。如果我们非要让这些孩子坚持1个小时,他们是做不到的,此时就可能会发生一些纪律问题或违反规则,这就是规则设定不合理造成的。

2.不制定做不到的规则,只制定具体的规则

规则不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前提是这些规则阐述得非常清楚,并且是这个年龄段可以做到的。我们要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知道孩子的理解力、控制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要期待一把规则告诉孩子,孩子就能即刻做到,并且马上就在孩子做不到时训斥她。

3.制定规则要有探讨性,让儿童能够参与规则的制定

在幼儿园里,许多规则都是和孩子讨论后才制定实施的。比如课堂规则,吃饭规则,午睡规则,户外活动规则等等。在家里,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状态,让孩子参与制订规则,比如几点钟必须上床睡觉了,每周的电视日安排等等。

构建规则后如何巩固规则?

比如,当我们想发展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这样一个规则意识时,大人先要引领,带着他一件件归位,而不是帮他完成。

也就是说,引领孩子自己归位的前期,是需要外力去帮助孩子建构的。到了后期可以一点一点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归位。到后来你会发现孩子们就完全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但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和空间探索时期,需要以孩子自己的想法为先,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原则下,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

如何更好的执行规则?

1. 避免火药味

尊重孩子, 鼓励他们表达,同时用同理心, 而不要以成人的角度,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纠正”他们。

2. 坚持自己的规则并且有耐心

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控力都欠成熟,他们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定时间。

3. 让孩子认同规则

用具体、直观的办法以及让孩子理解、接受的语言去解释规则, 并激发他们自己去思考。

4. 做到偶尔让步

倾听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想法,满足他的一些小要求,让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和界限,当他的一些要求不被满足时也能理解,而不和大人产生对立,甚至叛逆的情绪。

总之,如果我们给孩子的陪伴只有爱和自由,却不为他构建规则的话,会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要以他为准则,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家与家人的沟通不尊重,社会化后将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下来。

0 阅读:12

婴圃教育IMPROVE EDUCATION

简介:提供0~6岁个性化家庭教育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