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大马士革老城,我碰见阿里·萨利姆老人,他面前摆着香盒,旁边一块木牌,上面赫然写着“秦腔穷”。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词儿听着刺耳,像根针扎进心里。
我走过去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老人抬头,眼神复杂,叹了口气,说这是过去中国人留给他们的一种印象。
说真的,我当时懵了。
我是来留学的,学阿拉伯语,结果一来就碰上这档子事。
我感觉自己像掉进一个历史的漩涡里,有点晕头转向。
这“秦腔穷”可不是随便说说,它背后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段屈辱的历史。
那会儿,清朝快不行了,好多中国人被骗到国外当苦力,修铁路、挖矿,叙利亚也有。
这些人很多来自穷乡僻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在外国人眼里,就像是从秦朝来的“穷鬼”。
再加上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他们受尽了歧视和嘲笑。
“秦腔穷”就这么来了,成了骂中国人的话。
阿里·萨利姆的父亲当年就在中国工作,亲眼见过那些中国劳工的苦日子,见过他们怎么被欺负。
老人说,他父亲常说,中国人勤快是勤快,就是太软弱,像没牙的老虎。
这话在阿里·萨利姆心里扎了根,即使几十年过去,他对中国人的印象还是改不了。
历史这东西,有意思就在这儿。
几十年过去,中国早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
我们国家现在强大了,经济发展了,科技也进步了。
我拿出手机给阿里·萨利姆看,给他看我们城市的现代化,给他看我们科技的进步。
他看着,不说话,眼神里好像有点迷茫,又有点好奇。
第二天,我又去了广场。
阿里·萨利姆还在那儿,但感觉不一样了,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他说他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他父亲看到现在的中国,一脸惊讶和赞叹。
我说,说不定你父亲也会为我们两国友好合作感到高兴呢。
“秦腔穷”就像一道伤疤,时刻提醒我们,一个国家要强大,要自信。
我们中国人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终于站起来了。
我们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清朝虫”了,我们现在是响当当的大国了。
这个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国际上,实力最重要,文化自信也一样重要。
我们要记住历史,继续努力,让中国更强大,让中华文化闪耀世界。
想想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当年爱尔兰闹饥荒,好多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也受尽歧视。
还有犹太人,在很多地方都受到迫害。
这些历史告诉我们,弱小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挨欺负。
中国和叙利亚现在关系挺好,我们也帮助他们建学校、医院。
希望以后不会再听到“秦腔穷”这种词了。
世界人民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