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届网友比较拧巴。
前阵子李亚鹏阳在家,传了一段海哈金喜端水送饭的视频,就有网友评论说新老婆贤惠。
按理说这事挺好,可非又要扯上王菲。
“这个好老婆,要是之前的王菲,只有你伺候她的份。”
紧接下来的评论呢,又很奇怪。
“别这么说,王以前也给窦靖童爸爸倒过马桶的,只能说一物降一物。”
“伺候”老公的女人是好老婆,可倒马桶的王菲却是被窦唯降住了。
敢情,好老婆,就是被老公管住的女人。
其实,王菲和李亚鹏8年夫妻,要说什么都没做,怎么可能?
生育带孩不说,一起创办嫣然基金,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丈夫,以及大家庭相处中的点点滴滴。
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样样都在日子里,但不可能样样都摆在屏幕前。
至于王菲有没有给李亚鹏端过茶送过水,讲真,王菲这样的家庭,琐碎事情一定是配备家庭服务员的,非特殊情况,真不需要亲自动手。
我当然没有说海哈金喜是摆拍的意思,只是单凭一个视频说明不了什么。
去年底,胡歌官宣结婚,胡嫂也免不得被评头论足一番。
有说黄曦宁颜值学历双低,家里还靠胡歌养。
还有说黄的助理职位,就是个贴身丫鬟。
这话听着耳熟。前面不还说海哈金喜端茶送水很贤惠吗?到这里怎么就成了伏低做小。
我找了一下资料。黄曦宁2016年进的胡歌团队,之前是学化妆的。也就是说,她一开始只是胡歌身边的小助手,可短短几年,就升到了经纪人位置,怎么看都不会是傻白甜,甚至还有点励志的味儿。
再者,网友也说了,论颜值,黄在胡歌周围的女生中排不上,那拼的自然就是其他本事。
况且胡歌不是没选择,更不是傻子,了解了这么多年之后选择了黄,她就必定有过人之处。
可就算综合了这么些优点,网友还是觉得她配不上胡歌。
哦对了,胡歌大老婆11岁,却没人说他贪图老婆年轻,
同样,李亚鹏连王菲的歌都说不出几首,怎么就不指责他对老婆关心太少?
都2023年了,还停留在女人再独立,也经不起婚姻推敲的阶段。没亲手端个茶饭的,就是不贤惠,
而当提到女方恋爱史,居然还有网友高喊“胡歌不是第一人”,外加三个感叹号。不禁让我想起清廷剧里嬷嬷的话:“女人让男人坏了身子,就不中用了”。
可谁提过一嘴胡歌的那些绯闻女友?
双标666.本质就是,不承认女性在婚姻中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认可。
2
前阵子papi酱上《十三邀》,聊到被网暴的过往。当时她哭着打电话给合伙人问,他们为什么要骂我啊?
最激烈的,恐怕就是生娃那件事了。
当时papi酱自曝生娃疲累,马上就被网友截了图发博。配文是:
“PAPI酱生娃过后疲惫,但孩子还是随父姓。”
意思就是,papi酱自诩是独立女性,但生娃娃不也是没法自己做主吗?
不仅要生,生了还要跟男人姓。
网友由此提出了一个概念:“婚驴”。指代女人结婚后,既痛苦,又为他人劳累。就像拉磨的驴。
甚至还延展到了母亲。将婚姻比喻成出卖女人自己。
“婚驴”支持者们认为,女人只要结婚生子,就是把自己推进火坑,甚至形同牲畜,任人作践。
在这件事上,papi酱的事业不值一提,明明是自由选择也被忽略不计,反正只要结婚生子,女人就万劫不复。
可如果女人不婚不育,又会被嘲笑。
杨丽萍,作为顶级艺术家,一生奉献给舞蹈,被盛赞为“舞神”,就是因为没生养被指责人生失败,还暗指女人只要容颜不再,就丧失了自己。
请注意,这个评论获得了高赞。
结婚生孩子是“婚驴”,不婚育又是丧失天伦,看上去自相矛盾的两种说法,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女人毫无价值。事业再成功再独立,也没有获取幸福的能力与可能。
而这种矛盾,在最近的网络对话中,被再一次热议。
3
最近,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和“北大娇妻”的谈话视频窜上热搜,同时引发不适。
谈话一开始,北大博主就将女性主义定义成了“相对于男性的女性自我捍卫”。
她问上野老师,学习了女性主义之后,是不是再也不会受到(来自男性的)伤害了?
接着又询问后者不想结婚的原因,“是因为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
这两个问题抛出了“北大娇妻”心中的“理所当然”,那就是,女人结婚是必然的,不结的原因一定是被男人伤害了,而学习女性主义,就是要躲过男人的伤害。
可她又声称,不结婚的上野老师,才是完美的女性主义者,而自己,则是有瑕疵的。
当说起婚姻,北大博主称自己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但又马上强调结婚是自愿选择,并且从中获得了幸福。
这种近乎自卑与力图澄清自我的辩解,让我想起“爱上强奸犯”的段子。
“被强奸的女性,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贞,不得不说服说自己爱上了强奸犯。”
“选择婚姻的女性,为了掩饰自认为的有瑕疵,不得不说自己很幸福。”
而当提到从一开始不想生孩子,到后期又改变主意时,北大博主给的理由是,经过4年婚姻生活,她对丈夫更信任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如果她再不生,丈夫就要找别人生去了。俗称出轨。
丈夫威胁说要去婚外找人做爱,这么猥琐的事,被北大博主硬凹成文绉绉的“购买性服务”,并由此屈从了婚内性生活的频率保证。
我一向觉得,人书念得多固然好,培养适当的理性有利于安排生活,但若借此掩盖或压抑真性情,就是念书的悲哀了。
丈夫公然说要找别的女人,挨绝大多数老婆那儿,不就是一耳光的事儿吗?还不解气,就再来一耳光。
怎么还协商起来了?
一通谈话,“北大娇妻”的拧巴撒了一地。
瞧不起婚姻,又必须婚姻;婚内有问题不敢出手,便以“自省”与“理性沟通”为面纱遮掩着,
明明是不得不,又辩解为自主选择,明明高调宣布很幸福,又自卑到“自我瑕疵”。
看着北大博主们在自欺欺人中愈行愈远,观众尴尬地托出了三层腮帮。
4
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里提到“恐弱”。
女性害怕面对弱者的被动地位,就会刻意强调自己是主动的,
这种强调意识过于强烈,从而失去了公允平衡,以至于即使面对不满,仍会极力掩饰,以表示自己有能力应付。
可正如苏童所说的那样,愚蠢找到借口后,仍然是愚蠢,
而评价男女行为时的双标,对女性付出的视而不见,都是在“捧男”与“厌女”,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女性自动屈从。
自动屈从,与追求平等的欲望,两者所激发出的矛盾,将女性推入两难。
贤妻良母成了伏低做小,专注事业又落了个自私自利,
这也不是,那也不能。若必须这样,但这样就是对的吗?
对此,上野千鹤子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忠告:诚实对待自己,不要糊弄。
《故事思维》中这样阐述一个人:
你是一个矛盾体,而不是单纯的好人或者坏人。当我们试着遵循逻辑,必须在好人或者坏人中做一个单选,那么你最终会看起来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因此,哪有什么是女性必须遵从的呢?
如果有,那也必须只是:忠于真性情,享受实在的人生,拒绝不愿意的,迎接欢喜的。
若人人如此,便是平等。
而这些,真的无关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