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3岁,回村养老一年,踩了8个坑后才明白:农村养老并不靠谱

慧艳儿 2025-03-28 22:34:39

我姓王,今年63岁,当年在上海打工时认识的老伴,都是同乡人,在外地自然当亲人走动,相处久了就生出了感情,我们相互扶持着过日子,想着能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我和老伴前后脚退了休,我在厂里干到管理层,老伴也是个中层干部。两个人的退休金合起来一共有一万七。我盘算着数目还不少,便同老伴商量:趁着腿脚还算利索,一起出去转转,看看祖国的名山大川。

但老伴却摇头,说在大城操劳大半辈子,受够了拥挤的马路,总惦记老家的蓝天和清澈的海水,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在理,我们这个年纪也该落叶归根了,再说老家门前那颗大枣数和屋后的那口井,梦里都见过好几回。说起来也怪,这念头一起就收不住,隔天清早我们便收拾了行李,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火车开动时我摸着给小弟带的膏药,忽然记起这四十年在外打拼,都是小弟在父母身边伺候,父母还在世时,为了感谢小弟,我出钱让小弟帮着把父母的房子翻新,盖成了农家乐,因为我们村离海边不远,有不少来旅游的,想要尝尝本地特色,父母走后我就让小弟接手了农家乐,因此小弟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还在镇上买了套房,小弟从没把赚到的钱给过我,我也从来没开口要过。

小弟听说我们要回来养老挺开心的,说这么多年我们兄弟俩一直聚少离多,回来能互相有个照应,挺好的。

我们住进了老房子,老伴感叹,还是家里舒坦,就连屋外的鸡叫声咋都那么顺耳。

每天清晨吃完早饭,我和老伴就去赶海,有时候捡点鹅卵石回来放花盆里,有时候捡点海草回来收拾下拌菜吃,我们还在屋后收拾出个小菜园,种些爱吃的小菜。

哪成想这田园日子也就新鲜了仨月!头俩月还觉着喂鸡种菜挺乐呵,到第三个月就觉出不对劲了,我们满打满算在老家住了一年,就回上海了,主要有这8个坑,我说给你们听听:

1、小病就医容易,突发疾病有可能致命

我们村前面就是大海,风景特别好,缺点就是偏僻,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还行,村里有卫生所,要是紧急情况就麻烦了,最近的医院也在30公里外。有一回我半夜肚子痛,村里大夫说没事就吃坏肚子了,给开了两片消炎药,我扛了半宿,清早实在受不住了,老伴拨打了120,村里小路救护车进不来,老伴求着邻居帮忙,用担架抬到了救护车上,最后医院检查是阑尾炎,差点把老命交代了,想来要还在上海,哪用遭这个罪,去趟医院就几分钟,要我说呀,咱上了年纪毛病就是多,还得住得离医院近,真到关键时候早抢救半个钟头,说不准就能多活几年。

2、快递到不了村,网购反倒成了麻烦

村里大多数都是中年人和老人,一辈子没出去过,基本上没有人在网上买东西,所以村里压根没有快递站,买东西都是送到镇上的代收点,我要自己骑车到镇上拿,原本在网上买东西就是图个方便,结果这反倒成了麻烦事,在上海都是快递员送到门口,真是没法比。

3、采购成本高,买个东西跑断腿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菜,自给自足,但要是想吃点好的就麻烦了,只能赶集时采购,并且一个月只有6次集市,要不然就要跑到镇上的超市,那就更麻烦,一次买太多吃不了,买的太少又不值得折腾一趟。

4、信号不好,让平淡生活更加无趣

村里的日子每天都一个样,我和老伴成天刷视频,看短剧打发时间,但是村里的信号特别不稳定,有时候只有一格信号,记得有一次我在看短剧,正看的起劲呢,突然没信号了,整个下午,我就举着手机四处找信号,抓心挠肝的难受呀。

5、冬季取暖困难,不要命就要钱

我的老家在北方,村里是没有集体供暖的,冬天取暖靠烧炉子,又脏又麻烦,而且人年纪大了,鼻子也不太灵了,一不小心还容易一氧化碳中毒,非常危险。我和老伴干脆买了台电暖气取暖,结果一个月花了800多的电费,但那也得咬牙用,年纪大贼怕冷,穿多少都不管用。

6、融不进乡情,没有朋友

村里人文化水平很低,看到我和老伴每天都手挽手出门,形影不离,就说我们不是正经人,那么大岁数还黏黏糊糊,不知羞,给小孩子都带坏了,还有人说我们肯定是在大城市闯祸了回来躲着,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回来住,父母不在了却想起回来。我们也只能不去理会,埋头过自己的日子。这些都还好我们不在乎,让我们头疼的是人际关系,村里人基本都从小生活在这里,往上数三代家家都能扯上些亲戚关系,非常的复杂,我从高中毕业就去了上海,对家乡很多规矩不了解,一不小心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7、穷规矩多,做什么都要随礼

现在村里这随礼的规矩,越发看不懂了,前一个月随了老李家小孙子的满月礼,后边还得随他家小孙女的百天礼、周岁礼、上学了礼,这个月还有村东头老张家的上梁礼,连隔壁村老母猪下崽子也都要随礼,这礼随的比我种的小菜长的都快,照这么下去,赶明儿怕不是要把养老金都随出去!

8、生活卫生条件差,影响子女亲情

女儿今年暑假说要回来看看,电话里说想我们老两口了,顺便来看看我出生的地方,可闺女刚走到村口就皱起眉头,头天刚下过大雨,闺女那双白色球鞋没几步就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还没进门,就听到闺女“啊”的一声,回过头原来是有一只大蜘蛛正在门框上织网。闺女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这小东西,我赶紧一笤帚给拍死了。进屋时老伴已经做好了一大桌子饭,我们一家三口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吃完饭闺女问厕所在哪,我领她过去,可闺女又犯了难,要说这老屋最难受的就是茅厕,村里边是用不了冲水马桶的,难免赃物,最后闺女在这个住,连夜走的,走的时候说,“爸妈,你们还是回上海吧,这哪是人住的地方,你们要是不回去,以后我可再也不来了”,我叹了口气,也不怪孩子,闺女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娇生惯养的,哪见过这场面。

当然,这些烦心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说也能解决,但我发现,回村养老还真并没想象中的舒坦,事儿一件接一件,我和老伴也有了离开的想法,但最后让我们决心回上海的是小弟的做法。

起初和小弟一家相处的还挺融洽,但时间久了弟媳妇就不高兴了,跑来问我们还要在家住多久,都影响到她们的农家乐生意了,我说是打算回来养老的,弟媳妇脸色一变破口大骂,说我们都那么有钱了,还贪图父母留下的这个房子,不给她们留条活路,没等我解释,弟媳妇就摔门走了,我心里不是滋味,我们就是回来养老,哪想过要争什么房子。早些年这个房子翻新是我拿的钱,父母留下的积蓄我一分没要,都给了小弟一家,现在只是回来住住怎么就遭嫌弃了,况且这些年农家乐的收入我也没拿过一分钱。

我怎么也想不通,在家里生了三天闷气,没想到小弟一次也没来,我心寒呀,跟老伴商量好,我们就回了上海。

这一年,我尝遍了酸甜苦辣,才发现,老家早不是记忆中美好的模样了。

人到老年要知道,当父母都不在了,故土也不再是你的家乡,兄弟姐妹也就散了,你可以回来小住,但不能长期居住。

最后我以自己的经历,给大家提个醒,想要晚年生活得安逸,就得考虑周全,千万别像我一样踩了坑才后悔,想要过田园生活,不如到家乡的市里,找一处平房,既可以种菜,交通生活也方便,想家了还可以回去看看,让美好回忆永远留在村里。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