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人,四条命,185万元的赔偿金,背后的真相比电影《盲井》更冷酷、更不可思议。
在河北邯郸的铁矿区,这群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农民工组成了一个杀人骗赔的团伙。短短一年内,他们精心策划了四起“矿难”,杀人骗钱,分赃离开。
他们的目标是社会底层的流浪工人和孤身打工者,而这些受害者不仅被害死,甚至连他们的身份都被换掉。
事情要从一个蹊跷的矿难说起。
2012年8月,矿井深处的一声爆炸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名工人当场“意外身亡”。所谓的家属立刻赶到矿场,要求赔偿100万元。
矿方本以为这不过是一起常见的劳工事故,但在与家属协商的过程中,疑点却越来越多。
死者的“家人”没有丝毫悲痛,只关心赔偿款;原本一口咬定的索赔金额,也在警方介入后迅速从100万元降到了20万元。
这些反常的表现,让矿主起了疑心。
矿主把实情跟警方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警方听后觉得实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果然,警方调查发现,死者李子华的身份已被伪造。他的名字、身份甚至家庭信息都被替换为“罗时永”。
这场“矿难”其实是蓄谋已久的谋杀,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是同班工人,还有一个复杂的犯罪网络。
在调查中,警方提取到矿井现场的血迹,并发现受害者的头部、面部被钝器多次击打,背部有明显的钝击痕迹。
炸药爆炸只是掩盖罪行的伎俩,真正的杀人手段是近距离袭击,冷血至极。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警方继续展开更深入的调查,揭开了21人组成的团伙。
事实更令人胆寒,他们在短时间内连续制造了四起类似案件,受害者全部被以“矿难”之名杀害。
他们的模式几乎是一条流水线:
先物色目标,多是无依无靠的流浪汉或单身工人;再由团伙中的女性成员,通过伪装的感情关系取得受害者信任,诱骗至矿区;然后实施谋杀,伪装事故,最后由假扮家属的人领取赔偿金。
这条罪恶链条分工明确,运行得如同一场冷酷的工业生产。
在这些案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一名女子张伟兰。
她不是冷漠旁观的配角,而是整个犯罪网络的核心人物。从策划到执行,她几乎主导了每一个环节。
作为团伙的领头人,她负责挑选受害者、安排人员执行计划,甚至连如何骗取赔偿金、如何分赃都由她亲自掌控。
在其中一起案件中,她让团伙成员王正秀假装成受害者李子华的女朋友,通过甜言蜜语和虚假的承诺将他带到河北的矿区。
短短几天后,李子华便在矿井深处惨遭杀害。
矿井深处,他们举起铁锤对准受害者的头部,一击不够便补上第二击,甚至被害人面部毁容。
担心受害者未死,他们还会反复确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被彻底掐断。然后引爆炸药,伪造成矿井塌方或爆炸事故。
对这些人来说,杀人不过是“计划”的一部分,和骗赔、分赃一样,成为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环节。
如此冷漠至极,又如此残忍、草菅人命!
团伙的受害者大多没有家人,或者远离故乡,失去了社会联系。
他们是社会底层中最弱势的一群人,对危险毫无防备,对一点点的善意便心存感激,这让他们成了犯罪者眼中最容易得手的目标。
犯罪团伙本身也同样来自社会底层,比如徐城德,他是团伙中的一名杀手,他来自四川一个贫困村庄,家人接连去世,家里仅靠低保勉强度日。
为了改变生活,他选择外出打工,结果却成为了一名冷血的杀人犯。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犯罪网络中竟然有亲父子同伙。
父亲负责动手杀人,儿子则在旁放哨。他们的冷酷无情,让人无法想象家庭之间的亲情竟然可以沦丧至此。
这些人不仅毁灭了受害者的家庭,也让自己的家庭陷入更深的困境。
徐城德被捕后,他的妻子离家出走,孩子被迫送人,家中老人无人照顾。
犯罪的代价,不仅仅是法律的制裁,更是一个家庭残忍的悲剧。
警方的深入调查发现,这群人的活动并非局限在河北一地。
他们曾流窜至山西、山东等多个省份,足迹遍布矿区较多的地区。
在一些小型矿场中,工人的身份核实不严格,事故处理倾向于私了,这给了犯罪团伙可乘之机。警方通过现场提取的DNA、血迹和伪造的身份证明,将一件件碎片拼接成完整的犯罪网络图。
这场21人犯罪团伙的案件中,加害人和受害人同样都来自贫困的家庭,为什么有人选择坚守,有人却堕入深渊?贫困是否是罪恶的理由?
或许,真正的问题在于缺乏对底层群体的关注与保护。犯罪者和受害者都生活在社会边缘,而这种疏离感成为了犯罪的催化剂。
当法律的光照不到那些阴暗的角落,犯罪者肆无忌惮,而受害者也无力求助。
这起案件最终以法律的严惩告终。
21名涉案人员被抓获,主犯张伟兰等人被判处死刑。
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在提醒我们,这不仅仅是一场犯罪故事,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底层的挣扎与无助。
矿井之下的阴影,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守护,只有这样,类似的悲剧才能不再上演。
参考资料:杀工友伪造矿难骗赔 5主犯被判死刑------北京青年报
农民工团伙锤杀4工友伪造矿难 "美人计"杀人骗赔令人发指------新华网
锤杀工友伪造矿难团伙案追踪 21人犯罪团伙如何作案?------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