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典,cult,恶趣味!为你推荐12部大师级作品

猫头影 2017-09-16 17:31:42

作者:尉迟九上

邪典,cult,恶趣味!

以下这12部大师级作品,部部都是拥有天才般的设想。

看腻了银幕上充斥的毫无创意、毫无想法的国产电影、超级英雄系列电影,还是来看看这样的电影,洗洗眼吧!

1.《一个Z和两个O》/彼得·格林纳威

一时以为是生物学先锋科普片,逐渐感觉到妙不可言,极具华丽高端的艺术形式美感。

配乐很棒,非常荒谬奇特的整体构想,归根结底还是指向了遭受打击后精神层面的病态执迷、极端沦陷和强烈诉求,以及跨越道德界限的欲望驱使。

从未想过腐蚀的过程竟也能让人如此沉迷,点睛的一句台词:

人类真是让人为难的动物。

不必追根究底的去分析其中的主旨或寓意,可能会看得有些不知所云,但其中邪趣新奇的设计和情节足够成为观看的动力,看完想起了之前利用一面镜子养活过一只鸭子的美好经历。

2.《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阿基·考里斯马基

一支碌碌无为的奇葩乐队,在经纪人的牵线搭桥下,决定一起奔赴吃香的美国找出路。

经过一路挨饿受冻挨批受苦的折腾奔波,最后总算在墨西哥喜笑颜开。

各种诙谐的奇思妙想和喷饭逗乐的黑色幽默,怪异的造型不死的摇滚,佩龙帕可爱的吝啬和冷笑(超级怀念),那股子淡定自若的幽默制造得太合心意。

这应该是阿基作品里政治隐喻和嘲讽最浓的一部,各种调皮大胆的细节构思充满了有意的戏谑,贾爷的出现不能更亮眼,最后荒诞的起死回生又见希望之光。

3.《杀人狂时代》/冈本喜八

神片,太有意思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绝妙构思,一万个没想到冈本喜八还能拍出这么天马行空的电影。

将呆瓜、疯子与天才完美融合的仲代达矢,再次升华了对他演技的认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化被动为主动,不断靠逗趣和智商化(破)解的危机。

犯罪心理学真是让人着迷,幽默、反转、批判、甚至有点奇异鬼马,但表达的重点还是离不开老陀的代表作《罪与罚》中的一个核心论点:

为谋杀构建看似合理而高尚的借口或辩解,是否就能将谋杀的负面性(罪恶、卑劣等)合法或正确化?

4.《死者田园祭》/寺山修司

戏中戏的并置和融合,超级吊诡的时空穿越,剧情走向的频繁再构造,花样百出的新奇想法,仪式感极强的场景设置,情色的隐喻和直接。

无论是场景之间的切换,情节之间的转变,还是人物别出心裁的设定,这片就像一个无比饱满、诡谲而鲜活的万花筒,蕴含着超现实无穷的想象力,有种介于抽象派和野兽派之间的狂野和绚烂。

脑洞大开中带有日式鬼魅奇异而摄人心魄的美学气质,绝妙梦幻的扩宽和颠覆,拉长了时间的维度与定义,从此沦为寺山修司的脑缠粉。

5.《自由的幻影》/路易斯·布努埃尔

叙事结构非常的琐碎和零散,由一个个独立但彼此间又产生一定关联的人物串联而成,就像一块块碎片拼凑而成的拼图,富有喻意喻意和内涵。

夹杂着各种神来之笔,以有违常理看上去却又很合乎情理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虚实并置中显得既荒谬又好笑,就像在观赏一幅抽象动态的超现实画作。

层出不穷的妙招,乐趣不断,轻松娱乐点看也可将其视作顽童布努埃尔一次兴致高昂的恶作剧。

然而无论以怎样的视角捉摸研究这片,相信都会有意外之喜的丰富收获,简而言之→绝对的自由不过是幻觉和妄想。

6.《私恋失调》/PTA

麻辣香锅混合巧克力馅饼的味道,非常怪异却很美味,调皮捣蛋的配乐,稀奇古怪的构思。

跟踪狂般的长镜头和横向移动,跟着巴里游走或奔跑的身影细细琢磨这场古怪的好戏,突然的运镜改变和场景切换又会增添一丝意料之外的观影惊喜。

还有那色彩艳丽的抽象画面的变化不免让人联想到大师级的先锋代表疙瘩尔,晦涩而梦幻,关于一个缺乏安全感过度神经质的怪咖收获爱情得到力量反击的另类励志故事。

很有趣的片子,菲胖强大的气场和一连串炮轰式的shut up+fuck很抢镜。

7.《裸体午餐》/大卫·科南伯格

柯南伯格玩转起电影来,实在是太有两把刷子了,一点也不觉得恶心或丑陋,反倒感觉有种华丽而高级的美感,全程看得津津有味(年纪大了,口味重了)。

就像立了一个荒诞而离奇的诡异框架,包裹其中的是直指“垮掉一代”的精神状态,将抽象、颓废、迷茫的精神幻象以一种怪诞、危险、猎奇、超现实而极具冲击力的形象具体化表现。

和时代背景紧密挂钩带有一定隐喻和暗示作用的深刻意指,sex、成瘾、虚无、同性、阴谋论,思想的开放和萎靡,创作的欲望和苦恼。

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结尾十分点睛。

8.《杀妻总动员》/关口现

当年看得我目瞪口呆,不停地在脑海中冒出“什么鬼”!

一个光怪陆离的超现实魔幻世界,奇思妙想的细节+天马行空的情节丰富到爆的华丽堆砌,看到连连称赞惊奇万分。

暴力美学绚烂痛快的喷发,基情四溢的生离死别,源源不断的创意涌动,脉脉温情+心灵鸡汤,夹杂着戏谑的黑色幽默。

浑身是戏的浅爷和宽叔,特别是前者帅惨了酷毙了,不能更赞的结局。

貌似曾经在梦中也有过最后类似奇妙的经历,试问谁能抵挡住这让人欲罢不能的惊喜诱惑?

9.《哈洛与慕德》/ 哈尔·阿什贝

一个是稚嫩的有钱小孩,兴致盎然乐此不疲的玩尽各种花样,沉溺于血腥沉重的“死亡游戏”和“暗黑元素”中无法自拔。

一个是年近八十依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波西米亚式的老妇人慕德,古灵精怪的脱离了年龄的界限。

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两人因在墓地的一见如故走到了一起,想要叛逆挣脱麻木生活的人或许能从哈洛的身上找到共鸣。

相信也有不少人怀有慕德式的价值观和自我期许,爱穿过漫长的光阴,在他们之间散发出耀眼而烂漫的光芒,是幸福的真谛,也是悲伤的源头!

10.《顽主》/米家山

一提到玩就自然联想到这片了,不算冷门,知晓的人不少,但想着现在的许多小青年可能都没怎么看过,决定还是推荐下。

真没想到八十年代能拍出这样牛掰直白的经典,这才是王朔应有的水准。

张国立梁天还是小青年,葛大爷老早就这么深沉了,潘虹还是教导主任的口气,T台一段太有智慧了。

剧情上虽有瑕疵和不够完善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创意和构思是真好。

时过境迁,变的是国产片早没了这股子出彩的神韵和犀利的视角,不变的是十多年前就有的社会病根,时至今日依旧不见好转的趋势。

11.《周末》/戈达尔

“一部在宇宙中漂浮、从垃圾堆里找到的电影”。

像是自由民主的另一种极端的绚烂表现,充满了恼人的躁动和暴力(第一次听法语听到抓狂),疯狂而激进的周末,十分钟的堵车长镜看傻眼。

无论是恣意的调度、强势的配乐、凌厉的跳接和穿插,还是一些离经叛道的奇特构想,汇聚成一锅不明觉厉的晦涩浓汤,枪、性、文学、死亡、哲学…

浓厚的政治色彩,摒弃一切的阶级体系和条框束缚,现实且虚幻,丰富而多元。

捉急的智商远跟不上戈达尔的高超思想,其中金句频出:资产阶级的恐怖只能被恐怖征服。

12.《福尔摩斯二世》/巴斯特·基顿

“不要尝试同时做两件事,并期望都能做得好”。

这片讲的就是一个男孩一心二用的故事,也是曾经我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侦探和放映员。

不过基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谚语的真理性,还是一如既往的衰,但在梦中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西装笔挺了一回,各种机智和神勇,英雄救美屡试不爽的上演。

将现实搬进银幕的点子,天才般的神构思,梦中虽落难,醒后遇幸福,聪明绝顶善良贴心的基顿实在太可爱了。

机灵抖不停的基顿每部电影都玩得很嗨,创意不断,妙趣横生。

这些问题作为一枚90后萌妹的丸纸就不得而知了,不如去看看这些电影,重新发现一下生活的美好吧~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