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为何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总统不好吗?久加诺夫道出原因

青鸾萦篱落 2024-12-28 21:59:16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这不仅意味着冷战的结束,更预示着全球力量对比的重大转折。

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内部因素时,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共产党的最后一位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未能履行其职责,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放权倾向,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苏联的崩溃主要是由于俄罗斯首位总统叶利钦的篡权行为。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权力下放和叶利钦的篡权行为共同作用,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叶利钦真的是搞垮了苏联的元凶吗?

命运启途

1931年2月,鲍里斯·叶利钦出生于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

按照东正教的传统,新生儿需要接受洗礼。在叶利钦出生后不久,便被父母带到了当地一处东正教堂接受洗礼。主持仪式的牧师因为贪杯,在醉酒的状态下将叶利钦浸入圣水中,却忘记让他脱身。

所幸父母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叶利钦是一个富农家庭的孩子,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富农身份被逮捕,被迫接受了三年的劳动改造。

家庭收到了不小的打击,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相反,这些经历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决心。

通过刻苦学习,叶利钦成功考入了乌拉尔工学院,专攻建筑工程。在校期间,他表现出了优秀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这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叶利钦被分配到了一家国营工厂担任技术工人。

因为学东西快,进入工厂没几个月,叶利钦就成为了车间里最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之一。靠着出色的劳动成绩,叶利钦也很快被提拔为了工厂的小领导。

1961年,叶利钦被工厂内的党组织吸纳为苏联共产党的一员。尽管有着"不良"的家庭出身,但他的才能和努力还是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从此,他开始了在政坛上的艰难跋涉。

不久后,他被任命为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建筑部门的负责人。由于他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叶利钦与其他苏联党政官员有着显著的差异。

他习惯用普通苏联人民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政府的政策,因此在民众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于是在1981年的苏联共产党第26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叶利钦顺利被选为中央委员会的一员。

彼时苏联政坛先是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腐败丛生,又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刚强领导,正处于人心惶惶阶段。

同时,因为两任领导人都因为身体原因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去世,苏联高层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再次发生,也是为了稳定人心,决定选择一位更加年轻有为的政治新人来接手国家的权力。

最终,54岁的戈尔巴乔夫在大家的呼声中登上了苏联的政治舞台。有趣的是,他和叶利钦一样都出生一个农民家庭,而且两人的年纪只差了一个月。

起初,两人似乎找到了知音。他们都对苏联的现状感到不满,都主张进行改革。

戈尔巴乔夫欣赏叶利钦的魄力和能力,而叶利钦也认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理念。

1985年,短短几个月内叶利钦连续三次升职,从建筑部长到中央书记,最后坐上了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位置。

这样的晋升速度让其他人难以匹敌,人们普遍认识到,戈尔巴乔夫似乎有意重点栽培这位出身建筑行业的人物,甚至可能视其为潜在的继任者。

命运更替

叶利钦本人也抓住了这一机遇,积极积累政治资本,力图迅速取得成就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觊觎戈尔巴乔夫的职位。

1987年,叶利钦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公开批评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

他指出,改革的步伐过于缓慢,效果不够显著,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番言论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无异于一记惊雷,打破了苏联高层一贯的和谐表象。

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迅速撤销了他担任的莫斯科州第一书记的职位。

四个月后,叶利钦又被逐出了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完全丧失了权力。一时间,这位曾经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似乎就此陨落。

但是,事业上收到挫折的叶利钦反而增加了其在民间的声望。在普通民众眼中,他成为了敢于向权贵说真话的"人民英雄"。特别是在食品短缺、物价飞涨的背景下,他之前的平民化作风更显得难能可贵。

1989年,苏联首次举行相对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这次选举给了叶利钦东山再起的机会。在莫斯科选区,他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对手,当选为人民代表,这次胜利标志着叶利钦的强势复出。

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叶利钦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政治风格。他不再是单纯的批评者,而是开始提出具体的改革主张。

他呼吁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主张实行多党制,并提出了市场经济改革的设想。这些主张虽然激进,但在日益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共鸣。

戈尔巴乔夫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

他将叶利钦排挤出权力核心非但没有削弱他的影响力,反而让他获得了更广泛的民众支持。但为时已晚,叶利钦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

改革激进

当叶利钦正式掌握权力后,他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西方化改革。在他看来,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走入死胡同,只有彻底向西方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才能拯救这个正在衰落的超级大国。

他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放松对国营企业的管制,允许私营企业在市场中自由竞争。

这些措施在理论上似乎很美好,但在实践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的企业早已习惯了政府的庇护,突然推向市场,很多企业无所适从,生产效率急剧下降。

同时,叶利钦还积极寻求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他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推动苏联经济的现代化。

但这种做法在苏联内部引发了强烈的反弹。保守派认为,这是在向西方投降,是对苏联传统价值观的背叛。他们担心,西方化改革会导致苏联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沦为西方的附庸。

1990年5月,叶利钦提出了更加激进的改革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全面市场化、私有化国有资产、开放金融市场等内容。

这些建议在会议上遭到了多数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此剧烈的改革会引发社会动荡,危及苏联的政治稳定。

面对反对声浪,叶利钦正式宣布退出共产党,并推动俄罗斯从苏联的框架中独立出来。这个决定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无异于政治自杀,但叶利钦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与旧体制彻底决裂。

这一举动虽然赢得了一些改革派的支持,但也让他失去了在党内推动改革的可能性。

改革的阻力不仅来自政治层面,更来自经济现实。随着改革的推进,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物价飞涨、商品短缺、失业率上升,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种情况让很多人开始怀疑改革的正确性,也让叶利钦的支持率不断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内部的矛盾开始激化。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都在改革的推动下不断加深。

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加盟共和国开始寻求独立,这让本就脆弱的苏联更加不堪一击。

1991年8月,保守派发动了"八一九事件",试图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程。叶利钦站在了一辆坦克上,公开谴责政变,并呼吁全国人民反抗。

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大量民众的支持,也使他成为俄罗斯的英雄人物。

虽然政变最终失败,但这个事件成为了苏联解体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一事件彻底削弱了苏联的中央政府,瓦解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广播正式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散。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

帝国落幕

这一刻,持续了74年的苏维埃政权正式落幕。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任总统。但他主导的激进改革给俄罗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他采用了"休克疗法",试图在短期内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这种激进的改革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飙升至四位数,大量企业倒闭,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业,普通民众的积蓄在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在这场剧烈的经济转型中,原本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被少数人攫取。

一批所谓的"寡头"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崛起,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廉价收购国有企业,在极短时间内积累起惊人的财富。这种不公平的财富分配加剧了社会矛盾,也让普通民众对市场经济改革失去信心。

叶利钦在外交上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抱有过分的期待。他以为苏联解体后,西方会真诚帮助俄罗斯实现经济转型和民主化。

然而现实却是,西方国家利用俄罗斯的脆弱期,不断挤压其地缘政治空间。北约东扩,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相继倒向西方,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急剧下降。

车臣战争的失利更是给叶利钦政府带来了沉重打击。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也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

战争的失利暴露出俄罗斯军队的疲软状态,也凸显出叶利钦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无能。

90年代末期,叶利钦的支持率已经跌至谷底。曾经支持他的民众纷纷对他失望,认为他背叛了改革的初衷。叶利钦做出了他任内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提前退休,并选择普京作为继任者。

他对苏联的解体负有怎样的历史责任,或许在久加诺夫的评论中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高层的腐败。而叶利钦试图推翻苏联,是因为他的思想出了问题。他变得麻木不仁,渴望通过推翻政党,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种观点揭示了苏联高层在解体前夕内部矛盾的尖锐性,也将叶利钦的个人选择放在了体制瓦解的背景之下。

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叶利钦的激进改革虽然打破了旧体制,但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给民众带来了巨大苦难。

在进行改革时,叶利钦过分依赖西方,忽视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这导致俄罗斯在国际地位上遭受重创。直到普京执政后,才开始重建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再次,改革要立足本国实际。简单照搬西方模式,不考虑本国的具体国情,必然会导致改革失败。

最后,民众的利益才是改革的根本。叶利钦的改革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维护好普通民众的利益。财富的两极分化、社会保障的崩溃,都让民众失去了对改革的信心。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