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王教授视点】《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赋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期间。
全文以苏轼与友人在后赤壁的游览活动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赤壁一带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
在《后赤壁赋》中,苏轼描绘了赤壁一带的地理环境。
他写道:“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这段文字生动地勾勒出了赤壁一带江流的壮阔与山势的峻峭。
江流奔腾,水声隆隆,与断岸峭壁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景象,又展现出赤壁一带的清幽与宁静。
除了自然景色,苏轼还通过对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赤壁一带的文化底蕴。
他提到:“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这表明赤壁一带的历史悠久,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苏轼在游览过程中,欣赏到了自然美景,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
苏轼在《后赤壁赋》中通过对自己与友人的游览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赤壁一带的人文环境。
他们或攀登山峰,或涉水而过,或欣赏美景,或品味人生。这些活动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得赤壁一带的人文环境更加生动与鲜活。
总的来说,《后赤壁赋》通过苏轼的笔触,展现了赤壁一带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
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也让我们对赤壁一带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后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在贬谪期间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使得这篇赋文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