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给5个男人“群发情书”事件,到底是不是陆小曼恶意抹黑?

岛主历史观 2020-10-11 07:45:49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真爱粉喜欢林徽因的理由有千千万,黑粉讨厌林徽因的理由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绿茶属性。

诚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林徽因已经被贴上了“民国第一心机绿茶”的标签,究其原因,无非是说她徘徊在多个男人之间,八面玲珑,游刃有余。

冰心在《我们太太的客厅》里讽刺林徽因说,她办文化沙龙,目的只是在男人面前卖弄风情。钱钟书的讽刺则更高级,他在《猫》中塑造了一个李太太,说她:“好像变戏法的人,有本领或抛或接,两只手同时分顾到七八只在空中的碟子。”众所周知,这个李太太,映射的正是林徽因,她同时分顾的表面上是碟子,实际上则是男人。

当然,这只是冰心和钱钟书的个人观点,人家也没指名道姓说那就是林徽因,笔者认为,这充其量就是文人相轻吧,算不得什么林徽因的绿茶“罪证”。

黑粉们抨击林徽因的绿茶行径,给出的最有力“罪证”,除了她对梁思成坦言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还有一个更恶劣的,那就是著名的“群发情书”事件。

所谓的“群发情书”,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群发电报”,只是电报的内容,或许确实有那么点暧昧的味道。

事情是这样的,那是在林徽因与未婚夫梁思成共赴美国攻读建筑学期间(1924年到1928年),据说有一天,徐志摩收到一封来自林徽因的电报(一说信件),内容大致是:“我在国外很是孤单苦闷,只有你的来信才能使我感到温暖和安慰……”

当时的徐志摩,对林徽因仍是余情未了,所以收到电报后大喜过望,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忙跑到电报局给林徽因回电。但是,当电报局的工作人员看到徐志摩提供的姓名和地址后却说:“先生,今天早晨已经有四位先生给这位林女士打去电报了,您是第五位。”

徐志摩很是不解,特意跟电报员要了前面四位先生的信息,竟然全都是他的老熟人。于是,徐志摩跑去找其中的张似旭核实情况,张似旭拿出林徽因给他发的电报,内容竟然与给徐志摩的那份一模一样!天啊,原来林徽因是把同一份内容暧昧的电报群发给了五个男人,这个做法,确实很绿茶。

但是,我们不能只说八卦,不考虑真伪。既然这个故事是“据说”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一问,到底是据谁说的呢?

大多数人知道这个“群发情书”事件,或许是因为陆小曼曾在日记中提过此事。但众所周知,陆小曼与林徽因是情敌关系,所以真爱粉们有理由怀疑,陆小曼有动机恶意抹黑林徽因。对此,笔者不作评判,读者自行判断。

鲜为人知的是,对于这件事最直接的佐证其实是来自徐志摩。因为徐志摩在与张似旭核实后又气又恼,便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拿回去吧,劳驾,先生》以作自嘲,原文如下:

啊,果然有今天,就不算如愿,她这「我求你」也就够可怜!「我求你」,她信上说,「我的朋友,给我一个快电,单说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宽。」叫她心宽!扯来她忘不了的还是我——我,虽则她的傲气从不肯认服;害得我多苦,这几年叫痛苦带住了我,像磨面似的尽磨!还不快发电去,傻子,说太显——或许不便,但也不妨占一点颜色,叫她明白我不曾改变,咳何止,这炉火更旺似从前!我已经靠在发电处的窗前;震震的手写来震震的情电,递给收电的那位先生,问这该多少钱,但他看了看电文,又看我一眼,迟疑地说:「先生,您没重打吧?方才半点钟前,有一位年青先生也来发电,那地址,那人名,全跟这一样,还有那电文,我记得对,我想,也是这……先生,你明白,反正意思相像,就这签名不一样!」——「呒!是吗?噢,可不是,我真是昏!发了又重发;拿回吧!劳驾,先生。」

在这首所谓的诗中,徐志摩以“傻子”自称,其中讲述的事件,从收到电报,到回复电报,再到发现真相,俨然就是林徽因“群发情书”事件的再现。由此可见,陆小曼说林徽因“群发电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的。不过换个角度看,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徐志摩《拿回去吧,劳驾,先生》中的那个“她”就是林徽因本人。而且,也有真爱粉认为,林徽因之所以“群发电报”,是因为当时国内局势动荡,林徽因担心诸多好友的安危,所以“群发电报”,以示关心而已,并无暧昧意思。这种说法,与徐志摩原文中的“我求你,我的朋友,给我一个快电,单说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宽”也是基本相符合的。那么,对于林徽因的“群发情书”事件,各位读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乌龙一场?亦或是情敌的恶意抹黑?欢迎留言各抒己见。(本文完~)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 2020-10-27 22:30

    担心诸多好友的安危……[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