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里,48岁的李女士心事重重地看着坐在沙发上的两个孩子。
继子小伟正专注地玩着手机,而一旁的妹妹小美则依偎在哥哥身边,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和哥哥聊天。
这样的场景在这个家里屡见不鲜,本该让人感到温馨的画面,却让李女士有点无所适从。
她的心头隐隐担忧:他们会不会关系太好了?
兄妹情深还是另有所图?
小美和小伟的故事很简单。
李女士与现任丈夫结婚时,她已经头婚,丈夫是二婚,并且带着前妻的一子小伟。
婚后,李女士和丈夫又有了一个女儿小美。
两个孩子年龄差了几岁,但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也越来越好。
一开始,李女士看见他们关系好,也挺欣慰。
毕竟不是亲生兄妹,能相处得这么融洽实属难得。
小伟虽说是哥哥,却从不欺负妹妹,总是细心照顾。
小美也特别依赖这个哥哥,总喜欢黏在他身边。
日子久了,小伟进入青春期,李女士发现自己竟然开始多了几分担忧。
继子和女儿关系太好,妈妈担忧情愫暗生李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
当小伟十几岁那一年,他开始显露出青春期男孩特有的心思。
李女士看得出,小伟对美丽的妹妹越来越照顾有加,小美也越来越依赖这个哥哥。
她甚至听到小伟和朋友聊天时,提到过妹妹的可爱和懂事。
就连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也时常夸赞这对兄妹感情真好。
有一次,李女士忍不住旁敲侧击地问小伟:“你觉得妹妹怎么样?”小伟毫不犹豫地回答:“妹妹最萌了,我得一直保护她。”这种保护欲本是哥哥对妹妹的正常表现,但李女士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紧张感。
她担心,两个孩子久而久之,会产生某种超越兄妹之情的情愫。
伦理道德的边界在哪里?
李女士的丈夫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怎么可能有什么那种想法?
你就是想太多了!
这话听上去不无道理,但李女士始终觉得,身为母亲,多一份担忧也是应该的。
女儿这么漂亮,再加上继子的审美说不定和爸爸一样,会不会对妹妹产生好感?
这些问题让她夜不能寐。
但是,她似乎也意识到,伦理道德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
从小到大,孩子们会在学校和父母的严格教育下,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李女士决定给两个孩子更多的空间,但也时刻保持关注。
如果有哪怕一点点超出兄妹范畴的举动,她都会第一时间制止。
父母应该关注的真正问题事实上,这些担忧是否过度?
或许,李女士需要重新思考,作为父母的真正责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