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2月6日,英、法、美、意、日五个海军强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其中法国排在英、美、日之后,只得到17.5万吨主力舰的配额,远不如后来崛起的日本,只能与意大利一个级别。
要知道日本获得主力舰配额为32.5万吨,这让紧随英国之后,长期占据海军老二地位的法国自然是心有不甘,处心积虑的想要找机会建造大型战舰。机会还真的来了,1929年,逐步突破一战失败被限制军备的德国海军,开工建造排水量10000吨、配备280毫米主炮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作为长期的死对头,法国海军当然要加以应对,必须要压德国海军一头。
敦刻尔克级
1931年12月、1934年11月,法国海军开始建造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26500吨,满载排水量35500吨,两座四联装330毫米口径主炮配置在前甲板,搭载三架130式水上飞机,最高航速31节,水线带装甲最厚250毫米。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分别于1937年4月、1938年12月完工服役,该级舰看似很强大,但火力设计的前重后轻。
黎塞留级
时间进入三十年代,列强们又开始了军备竞赛,纷纷建造了大量舰艇。1934年,法国的邻居意大利动工建造维内托级战列舰,该舰对外宣称排水量35000吨,实际上为了压到敦刻尔克级,满载排水量达到45752吨,主装甲带最厚360毫米,配备九门380毫米主炮。法国海军针锋相对,于1935年10月22日开工建造黎塞留级战列舰,原计划建四艘,后来因为战局的原因,实际建成两艘。
黎塞留级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主炮口径比敦刻尔克级大,为380毫米,也装在前甲板上,另外还搭载三架水上飞机,该级舰主装甲带最大330毫米。黎塞留级战列舰主炮发射药量很大,性能非常优越,足以对付意大利海军的新型战列舰。三十年代末,纳粹德国海军启动代号为Z计划的造舰发展计划。为了应对德国海军的动作,法国海军于1939年7月20日,由海军技术建设部正式设计下一代战列舰。
阿尔萨斯级
新型战列舰针对黎塞留级和敦刻尔克级主炮全部装在前甲板,后退时火力不足的弊端,设计方案采取前二后一的配置方案,装三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该级舰标准排水量45000吨,满载排水量55125吨,航速32节,主装甲带最厚处350毫米。阿尔萨斯级战列舰防空能力突出,装24门100毫米和24门20毫米高射炮。该级舰准备建造六艘,所用的材料于1940年5月开始采购,计划于1942年动工。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之际,法国被德国打败,于1940年6月22投降,阿尔萨斯级战列舰制造工程被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