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高端EUV光刻机光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宣布,其某个科研团队研发的固体脉冲激光驱动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LPP-EUV”,实现3.42%的能量转换效率,这一数据不仅超越荷兰、瑞士等国际团队,更标志着中国在EUV光源领域突破性进展。

传统EUV光刻机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驱动锡靶产生等离子体,进而发射13.5nm极紫外光。ASML设备虽能实现5%以上的转换效率,但其二氧化碳激光系统体积庞大、电光转换效率不足5%,且核心技术被美国Cymer公司垄断。上海光机所林楠团队另辟蹊径,采用1μm波长固体脉冲激光器作为驱动源,在实验室平台实现3.42%的转换效率,达到商用光源5.5%标准的一半。
固体激光器体积仅为二氧化碳激光器的1/10,电光转换效率高达20%,且波长1μm更易被锡靶吸收。研究团队估算,其理论最大转换效率可达6%,若实现商业化,可将EUV光刻机功耗降低90%,彻底打破现有技术体系的成本结构。

中国科研团队正以“三线并进”策略展开。LPP路线对标ASML,上海微电子通过优化锡靶轰击技术,将光源收集效率提升至15%,解决ASML耗时15年攻克的镜面污染难题。DPP路线弯道超车,哈工大研发的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能量转换效率达4.5%,是ASML方案的2.25倍,设备体积缩小40%。FEL路线未来布局。上海同步辐射加速器,研发出直径28米的小型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输出功率达250W。
尽管3.42%的转换效率尚未达到商用标准,但其技术路径已获产业界认可。当光源效率突破4%时,固体激光驱动系统即可支撑EUV曝光验证和掩模检查。华为反射式物镜专利采用多层膜自适应补偿技术,将波前畸变控制在λ/50以内,解决柯勒照明均匀性难题,为光源系统与光学系统的协同突破奠定基础。

ASML首席财务官戴厚杰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承认:“中国确实有可能制造出EUV光源。当中国团队用固体激光技术绕过美国Cymer公司的专利壁垒时,ASML不得不调整战略。从全面禁售转向提议在华设立维修中心,试图以服务换市场。
当中国自主高端EUV光刻机横空问世之时,西方围堵我们的最后一堵围墙将瞬间崩塌。
加油啊 兄弟们
吹,使劲吹,凡正不上税
从实验室到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慢慢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