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静雅画韵染墨鲜 2025-01-17 15:56:41

恽代英(1895.8.12—1931.4.29)江苏武进小河镇(现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生于湖北武昌。又名遽轩,字子毅,笔名英天逸、稚宜、FM、但一等,1921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3年入湖北武昌中华大学预备班学习。1915年入中华大学中国哲学门学习。1918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1919年10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与林育南创办利群书社,并出版内部刊物《我们的》。1921年又与林育南创立共存社。其间:先后任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四川泸州川南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23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1923年10月起任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主编,后任团中央宣传部主任、学生部主任。

1924年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负责编辑《新建设》月刊。1925年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委员,继任团中央宣传部主任、学生部主任。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随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中共党团书记,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1927年1月起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政治总教官。1927年5月率领由中央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组成的中央独立师参加讨伐夏斗寅的战斗,任该师党代表。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代主席。起义失败后赴香港。1927年8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27年12月参加组织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28年6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后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任上海沪中区、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曾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1930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1月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就义。

1924年5月5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举行庆祝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三周年纪念活动时合影。前排左一为邓中夏(共产党员)、左六为胡汉民、左七为汪精卫,二排左四为叶楚伧、左五为王荷波(共产党员),三排左一为刘伯伦(共产党员)、左二为毛泽东(共产党员)、左八为恽代英(共产党员)、左十为戴季陶

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补选)。

2009年9月14日,恽代英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