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郭淑珍:我一生中正确的决定,就是46岁高龄给小丈夫生女儿

水风谈娱乐新闻 2024-10-16 22:07:03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一起看故事

编|一起看故事

说起来,郭淑珍这个名字在音乐界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她不仅自己在艺术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培养出了诸如宋祖英、李谷一、付笛声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对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

如今已经97高龄的她,生活在这个她执着追求了一生的音乐事业中。尽管年事已高,但她依然活跃在音乐教育的第一线,每日都忙于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回顾自己曲折的人生历程,郭淑珍认为,46岁那年她做出了人生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那就是生下了一个女儿。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位46岁的妇女怀孕并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实属医学罕见。但郭淑珍就是做到了。

一路走来,郭淑珍其实经历了不少人生磨难和逆境。她出生于1927年的天津,家境贫寒。在音乐之路的起点,她就遭遇了家人的反对。她的父亲当初是极力不赞成她学习音乐的,因为在那个年代,音乐并不被看做是一个体面的职业。

郭淑珍对音乐的热爱是无法被掐灭的。她怀揣音乐梦想,在1940年考入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结识了启蒙老师沈湘,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郭淑珍毕业后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并在这里认识了一位小她15岁的青年朱工七,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姐弟恋。尽管年龄差距颇大,但二人在事业和生活中互相扶持,携手走过了64年的漫长岁月。

郭淑珍有幸被派往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深造。在那里,她展现了出众的音乐天赋,不仅获得了国际声乐比赛的一等奖和"金质奖章",还出色地饰演了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女主角塔姬雅娜一角,获得了苏联音乐评论家的高度赞誉。

郭淑珍从苏联学成归来,与小8岁的朱工七正式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两人一起为发展中国的声乐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郭淑珍领衔的带领下,中国音乐学院创立了专门的歌剧专业。

郭淑珍与朱工七的婚姻虽然美满,但并非一路平顺。结婚之初,两人都事业有成,分居两地也成了必然。有时一年都见不到一面。但即便如此,他们互相理解和支持,用心经营着这段姐弟情缘。

46岁的郭淑珍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她成功地为丈夫朱工七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这对于一个中年妇女来说,实属不易。但女儿的降生,确实成为了郭淑珍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郭淑珍将自己一生的音乐智慧和艺术理念融会贯通,全部传授给了这个独生女。母女两人成为了最亲密的师生,也是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亲人。

有了女儿的温暖陪伴,郭淑珍和朱工七的晚年生活也变得别有一番滋味。尽管平日里郭淑珍还是那么努力工作,但回到家中就变成了朱公公慈祥疼爱的"小公主"。

郭淑珍,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级音乐大师了。然而,这位睿智的老人依然鲜活着、燃烧着对音乐的热忱。她时常说:"趁我还活着,就要把知识都传给后人。"

对于郭淑珍来说,音乐是她一生的执着,也是她对生活的全部热爱。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艺术家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同时也用生命的伟大见证了真挚爱情的永恒不朽。

这就是郭淑珍的传奇人生。一路走来,她经历了成长家庭的反对、外籍留学的磨砺、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姐弟恋的阻力重重、高龄生育的医学奇迹……可谓人生的跌宕起伏应有尽有。而生女儿这一决定,成为支撑她晚年生活的最大力量。

郭淑珍用自己的人生深深诠释了音乐与爱情的至高价值。作为一代宗师,她用永不止步的热情托起了中国声乐事业的明天;用执着的坚守捍卫着自己的姐弟情缘。即便是今天,当97岁高龄重逢音乐事业时,她依然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郭奶奶"。她就是那样一位永不衰老的"永恒之声"。

在郭淑珍漫长而传奇的人生历程中,除了音乐和家庭,还有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篇章——那就是她在苏联深造的5年时光。

29岁的郭淑珍以优异的成绩被遴选为首批赴苏联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留学深造的中国学员之一。虽然当时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但郭淑珍带着坚定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艺术的虔诚热爱,毅然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学习之路。

在莫斯科,郭淑珍接受了当时前苏联最优秀的声乐教育。她的俄语教师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格里戈里耶娃,对她影响至深。格里戈里耶娃严格但不失温情,用母语般亲切的方式将俄罗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悉数传授给了郭淑珍。

除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郭淑珍还时常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实战演绎经典剧目。她有幸在苏联著名指挥家梅里克、斯维特兰诺夫等人的指导下,将歌剧艺术驾驭得炉火纯青。

正是在这段宝贵的海外学习经历中,郭淑珍真正内化了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内在精神,培养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修养。如果没有这5年磨砺,也就无法塑造出今天郭淑珍音乐大师的雄浑形象。

离开祖国的家人和事业,赴异国他乡求学对于当年的郭淑珍来说是一次巨大的人生挑战。但正是这份对音乐执着如一的追求,让她最终成就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回国后,郭淑珍将俄罗斯音乐的精华很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1975年,她在《黄河大合唱》中出色地完成了对经典曲目《黄河怨》的演绎,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舞台完美结合,受到广泛赞誉。

在声乐教学方面,郭淑珍将俄罗斯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国声乐传统巧妙融会,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她将俄式教学法移植到培养中国学生身上,收获了卓越的成效。在她的全力指导下,许多优秀学生如宋祖英、李谷一等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为中国声乐事业大批新鲜血液。

郭淑珍还将中国声乐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具体付诸实践。在她的建议和主持下,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中国首个正规的歌剧专业,从此中国声乐演员的培养有了专门的系统渠道。这对推动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舞台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郭淑珍用自己一生的毕力和智慧,把中西方音乐文化有机融合,将中国声乐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没有她在苏联5年求学的磨砺和积累,恐怕很难做到这一切。

回首自己的传奇人生,郭淑珍将赴苏5年留学经历视为事业成就的关键一环。她常常感慨:"如果当年没有机会赴苏联深造的话,我今天也就做不到这一切了。"

97高龄的今天,郭淑珍已然成为令无数音乐人敬仰的活着的音乐宝库。但她依然活跃在音乐教学的第一线,矢志不渝地将自己毕生的音乐理念和艺术智慧传递给年轻一代。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也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跟我们分享一下哟~顺便别忘了三连(点赞、关注、分享)支持一下我们哈!

(免责声明)本文中描述的过程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目的是倡导社会正能量,不含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内容。如果存在任何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如果有任何事件存在疑问的地方,在联系我们后会立即进行删除或修改。我们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尊重版权和隐私。

0 阅读:174

水风谈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