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退伍军人,20岁误入传销,如今我把“反传销”当作事业

唠一唠娱乐 2024-12-02 19:07:10

我想起了自己救赎之路的一次惊险行动,那是解救了七口人。

"易总,山东有一家七口人都被骗进传销了!"2018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接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求助电话,然后我走进长沙的公司。

一家七口?我拿着手机愣了半晌。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侦探,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全家都被骗的情况。这件事不简单,我们得好好谋划一下。

我先让大家别着急,然后我让人过去探一探底。放下电话后,我给几个老搭档打了电话,这种大行动,没有三五个人是根本玩不转的。

现如今的我,早已不是那个刚入职场的毛头小子了。这些年我跑遍全国各地,找人、帮忙、组织活动等等,这些经历告诉我,越大型的案件越不能着急。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卧底在传销窝点里潜伏了整整一个月。每天都在绘制人员关系图、摸清窝点位置、记录人员进出规律。

那段时间我因为担心出现意外,几乎无法入睡。

"这些传销组织现在都很狡猾!"我对团队成员说,"他们把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一次性把所有窝点都端掉,一个都不能漏。

在弄清楚了所有情况之后,我立马联系了当地的工商、公安部门,并且还请来了媒体进行报道。人们都说破案要一锤子敲死,拯救生命也是同样的道理。

看着这个家庭最终团聚在一起,我的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动。

"谢谢你,易总!"他们紧紧握住我的手,眼里充满了感激的泪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11年前的自己,也是在同样的眼神中,从一个传销"老总"变成了反传销的战士。

通过这次行动,我的团队在长沙的名声逐渐传开。2019年,我们还和长沙某区谈成了合作,打算一起开展以公益为性质的反传销活动。

虽然由于疫情,我们最后没有去,但我心中的这个方向依然存在,始终在我心底扎根。

每次接到类似的求助电话,我都会想起当年自己误入传销的经历。那种被欺骗、被洗脑的感觉,真的不想让更多人体验。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才选择把反传销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一定要走下去。”这句话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的动力来源。

《我从一名退伍老兵到传销"大哥"的沉沦之路》

回想2007年那段经历,现在仍忍不住一阵心酸。那时候我在珠海做保安,虽然工资不高,但日子还算过得安稳。

战友的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战友打来电话:“你是不是在新建那边做保安?我这里有个修电脑的好活儿,工资比你现在高多了,要不要考虑一下?”

那时候我才20岁,刚刚从农村进入部队,再步入社会,经历的事情很少。2007年的时候,电脑维修是一个新兴行业,我没有多想就辞掉了工作,拿着工资直奔安徽淮南。

当我到了目的地后,眼前的场景让我感到异常不安。这是一个破旧的民房,小巷子里乱七八糟的,门口还堆放着一堆堆的鞋子,我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闪过村里人讲的传销故事。

还没等我转身,门就被"咔嚓"一声反锁了。

接下来的七天,就是他们所谓的“洗脑”课程。说来也怪,一个当过兵的人,怎么就这么容易被说服了呢?大概是因为年轻吧,对钱的渴望让我失去了判断力。

我更加愧疚的是,我不仅把自己也陷入了骗局,还把自己的亲弟弟和父亲也一起拉了进来。所幸我父亲经验老道,及时识破了骗局,硬是把我和弟弟从骗局中解救了出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疯狂状态,在家待了两天后又偷偷跑回去了。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我就从一个小弟变成了有十几号人的“小领导”。那时候,传销圈子里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身穿报喜鸟,脚踩鳄鱼皮”。

在我真正穿上名牌西装,成为"老总"后,我才发现这一切有多可笑。

你们知道传销组织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在那里,每人每天需交8元伙食费,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到了晚上,十几个人只能挤在一间屋子里打地铺。

当时我们以为这是创业的必经之路,觉得这都是值得的,但现在回头看看,真是可笑。

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竟然还要将这种"赚大钱"的机会推荐给亲朋好友。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为了利益,不顾亲情、践踏良心的感受,真是令人心寒。

2010年底的时候,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当了"老总",看到的东西多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切都是骗局。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解散了自己的团队,离开了那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灰溜溜地回了家。

这段经历就像一场噩梦,但也正是这场噩梦,让我走上了反传销的道路。

但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警告其他人,避免重蹈我的覆辙。

《一通寻人电话,让我重获新生》

从传销组织出来后,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陌生的。那种从天堂瞬间跌到地狱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可能是上天都看不下去我这样浑浑噩噩了,2011年,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易哥,我姐被骗到岳阳搞传销了。。。"湖北小伙在电话那头说到,他可以联系上姐姐,但每次问具体地址,对方就关机。

听着他焦急的声音,我突然想到了多年前爸爸找我的情景。

"我帮你。"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要找到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岳阳市那么大,我和这位湖北小伙子找了整整一个月,却连他的影子都没见到。

那天正下着大雨,我赶紧打电话去快递点,假装要去他们店里找人,套出了具体位置。然后我骑着摩托车就冲了出去。

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真的很激动。不是因为淋雨,而是因为我第一次以另一个身份去解救传销受害者。那种感觉,就像赎罪一样。

最后,我们成功报警解救了那个姐姐。湖北小伙坐了8个小时的火车赶过来,硬要塞给我800块钱。我没收,但他看我的那个感激眼神,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于是我开始在QQ上搜索全国各地的反传销群,同时在天涯论坛上分享我的经历和经验。

我逐渐与全国各地的反传销人士建立了联系。

从一个受骗的人变成一个能帮助他人逃离传销的人,这种身份的转变让我体验到了新的人生意义。尽管在一开始,我的行为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他们甚至认为我是吃饱了撑的。

然而,我深知这条路是我必须要走的。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反传销,但总要有人站出来做这件事。”这是我时常激励自己的话语。每当想起那个湖北小伙的眼神,我便充满了力量。

后来发生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从最初的免费帮忙,到后来的收费找人,再到后来的团队建设。虽然每一步都很难,但我知道还有那么多的人等待着我去解救,所以我一刻都不敢停下来。

回头看这段经历,我得真心感谢那通寻人电话。它让一个女孩重获自由,也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每当我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天。也许正是因为那个雨天,我才会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从免费到收费,我的反传销江湖》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反传销江湖中的经历。

干反传销这行,说真的,真的不容易。我一开始就是单纯想帮人,根本没想过收钱。但现实总是打我个措手不及。

在2012年,我和隔壁村比我小5岁的姑娘结婚了。起初,她并不知道我是做什么工作的,直到后来才明白,然后整天为我的工作安全担忧。

她并没有制止我,只是每天都提醒我给她打个电话报平安。

老实说,找到这样的媳妇,我感到非常愧疚。寻找传销窝点要蹲点盯梢,有时半个月都不能回家。当我在外面风餐露宿时,总会想到家里的媳妇照顾着老人和孩子,心里就觉得特别对不起她。

"易哥,这钱你一定要收下。"有一次,一个被我救出来的人坚持要塞钱给我。我推辞不过,又想到家里确实需要钱,便收下了。

自从那以后,我开始按次收费,每次向某人收费两三千块钱。

"你说你救人救得挺好的,怎么还要收钱呢?"这样的质疑声一直都存在。我能理解,但是找人真的是需要成本的。光是交通住宿费用,一个月就得好几千。

要办难办的案子,就得有足够的耐心,有时甚至需要蹲守很长时间,这就会产生很多成本。

2018年我在长沙开办了公司,不以赚大钱为目标,而是希望将其做得更专业。招募人才并非终点,还需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有些人被洗脑的程度已经很深,即使找到了也要逃跑,这就需要专业团队进行工作。

现在我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大的8岁上一年级,一个小的3岁刚上幼儿园。我深感愧疚的是,孩子从小就没有太多机会享受到爸爸的陪伴。

每次出差在外,我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每次听到电话里孩子奶声奶气地叫爸爸,我心里都特别难受。

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说实话,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每当看到那些被救出来的人重获新生的模样,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现在公司里有几个和我一样的"老兵",都是曾经经历过传销的。我们都认为不能让更多的人重蹈我们当年的覆辙。

“这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支撑我们一直走到今天的原因。”

反传销工作,说起来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难的是要面对各种风险和质疑,容易的是内心感到平静和踏实,因为知道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

我的媳妇经常对我说:“你做这一行虽然挣钱不多,但救了很多人,也算是积累福报了。”每次听到这话,我都感到很温暖。

0 阅读:1

唠一唠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