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之战,朱元璋究竟和谁打,为何历史记载讳莫如深?

云鉴历史 2023-01-05 09:05:15

洪都保卫战,朱文正在苦守了五十天之后,的确扛不住了,终于派人去朱元璋那里找救援。但就这样,朱元璋还是要朱文正再守一个月,也因此整个洪都保卫战整整打了八十五天。张士诚走了,朱元璋究竟和谁打?而且还打了几乎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没有朱文正苦守三个月,朱元璋想要打败陈友谅就是痴心妄想。

还有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凭借朱元璋嗜杀的秉性,几次都放过了出言不逊的侄子,这也就是朱文正,要是别人恐怕都死了十几次了。可是在一次叔侄的争吵中,朱文正忽然说了一句话,让朱元璋暴怒不止,哪怕是马皇后出来说情,还是活活的把朱文正用鞭子抽死。

朱元璋用皮鞭,抽死了自己最为看重的侄子,这个侄子还为他立下了决定性的战功。那么朱文正究竟是说了什么,让朱元璋会如此急于杀人灭口呢?

在这里,我引用三个文献资料。

宋濂,明朝第一个太子朱标的老师,文渊阁大学士。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彪悍过人,勇冠三军,然而四十岁的时候,病逝而亡,朱元璋追封开平王。这位开平王的墓志铭《开平王益忠武神道碑》就是这位宋濂所撰写,在道碑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王(常遇春)突入其阵,三战三胜,敌兵大败而去,俘士马无算。“

这段文字,是描写常遇春在安丰之战中的英勇表现。既然,张士诚根本就没有到安丰,那这敌兵是谁?是元军吗?肯定不是啊,此时元军正在内斗争权,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就算有,这么大的军事活动,在元朝这边也不可能一点记录没有。那么,开平王常遇春究竟和谁在打?

《明太祖实录》中曾经记载,攻打安丰的时候,城中守将马鉴,丁玉向朱元璋投降。在这段文字中,使用的是一个”降“字。要知道,此二人都是明教的教众,是小明王的部下,在名分上都是”自己人“,为何要用一个”降“字?

洪武元年,朱元璋开国,年号为明,在开国大典上,朱元璋念诵了一篇《即位告祭文》这篇的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在这里引用了,其核心思想就是朱元璋戎马生涯几十年的一个总结报告。核心中的核心,是朱元璋向天下宣布自己所平定的21位枭雄。这二十一位枭雄中,有一位的名字赫赫在册—安丰刘福通。

刘福通是朱元璋的什么人,顶头上司上的顶头上司,小明王身边的明教大将军,也可以说是明教的实际掌舵人。朱元璋安丰之战最重要的就是救小明王和刘福通。结果这这篇《即位告祭文》中,却说刘福通是自己搞定的二十一位枭雄之一。

从《元史》的讳莫如深的记载,再到以上三篇历史记录来看,最接近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元璋的安丰之战,其实打的就是小明王。

那么问题来了,此时”龙凤政权“已经日暮西山,摇摇欲坠。朱元璋的军队,虽然名义上隶属于这支明教起义军,但只要稍微知道朱元璋起家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元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除了他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运气之外,最大的底气,就是他手下陪他一起起家的淮西二十四将。因此说,朱元璋的实力,全都是依靠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打下来的。无论自己的处境多艰险,内心多痛苦,形势多危险,这个所谓的”龙凤政权“没有帮他出过一兵一卒。反过来,这个老领导当年三路大军北伐大都,一度风光无限,朱元璋也没有沾到光。彼此之间只有名分,却没有半点实质的东西,更谈不上什么感情因素。

至正二十三年的形势,对于朱元璋来说,可谓一片大好。在北方,元朝虽然打败了小明王的明教军队,使之困在安丰,但是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察罕帖木儿一死,元朝各派又陷入争夺军权的派系斗争,无力南下。在南方,真正有实力的也只有张士诚和陈友谅。朱元璋的实力已经超越张士诚,而同陈友谅也交过手,一个应天保卫战,一个安庆争夺战,陈友谅几乎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还损失严重。

因此,只要朱元璋心里很清楚,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定能完成心里那个雄心壮志,成为天下之主。

虽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总要先分出来一个轻重缓急。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最为重要的就是将小明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张士诚出兵安丰的真实目的,绝不是像表面那样,只是想要封一个王。张士诚最为一代枭雄非常清楚,朝廷对自己如此客气,还是因为手里的实力。没有这些东西,他一文不值。

正好乘此机会,以元廷的名义出兵,要是赢了,第一可以得到元廷赐封的王位;第二,能掌控朱元璋名义上的君王小明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朱元璋就完全处在被动的局面。第三能占取”龙凤政权“之前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实力。败了的话,也没有关系,王位本来就是虚名,无所谓。同时,仅仅打一个安丰,这个成本自己还是花费的起的。但是

但是他没有想到,朱元璋会亲自带兵前来,而且几乎是倾巢出动,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有德……。吃亏的买卖还做,那就是傻子,盐商出生的张士诚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因此,他才会按兵不动,只让一个吕珍出马陪着小明王,一起消耗朱元璋。

张士诚啊!不愧是盐商出生,算盘的确是打得好。但是,天下这个买卖,不是靠着小算计就能玩的转的。不久之后,张士诚就为自己的鼠目寸光,付出他根本无法承担的代价。

看过我之前的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前篇文章说,朱文正犯错,朱元璋亲自审问,结果二人却对骂起来。也因为这次对骂,使得朱元璋终于起了杀心,用鞭子抽死了自己这个唯一的侄子?朱文正当初死守洪都,不叫苦不叫累,甚至不到万不得已,连救兵都不叫,为什么?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叔叔去干什么!—他去弑君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朱元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自己侄子朱文正的时候,朱文正肯定不服气的将朱元璋弑君的事情抖了出来,也因为这样,才会让朱元璋动了真正的杀心。

84 阅读:34941
评论列表
  • 2023-01-05 14:30

    胡说八道,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杀朱文正

    狐狸 回复:
    鞭子抽死的叫朱亮祖[笑着哭]他是咎由自取。
    梦秋月 回复:
    没错,是囚禁忧郁寡欢致死
  • 2023-01-05 17:01

    无语,你把野史当事实然后假巴意思的再来逻辑分析下?朱文正遇到别的皇帝八条命也没了,也就是老朱,看重亲情!

    无畏 无惧shi苦撑 回复:
    穷苦出身的老朱对亲人还是特别好的,朱文正忍的住寂寞,别耍心眼跟着老朱干结局肯定不会差。估计看着手下都高升去南京城了,自己还在乡下对老朱有怨恨。异姓和造反扯上点关系基本都是灭门,朱文正只是圈禁,处罚真的是很轻了。古代造反那朝皇帝都会灭灭族,只要力所能及。
    秋浅雨轻寒 回复:
    功臣居功自傲是常事,没有傲气怎么做将军
  • 2023-01-05 22:39

    现在的人,史书不懂,文献不看,经常搞点地摊文学,然后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笑着哭]

    用户96xxx96 回复:
    吴承恩,蒲松龄,[得瑟][得瑟][得瑟]
  • 2023-01-05 15:14

    读读历史吧

  • 2023-01-05 16:13

    野史少看点

  • 2023-01-05 23:11

    这历史是你自己编的吧,谁都知道朱文正是造反才被朱元璋囚禁抑郁而亡的,而且朱元璋还封了朱文正的儿子做藩王

    黑山老妖 回复:
    朱元璋眼里姓朱的永远是自己人,即使是造反也是可以原谅的。后面为了孙子能坐稳杀了多少人也没有动姓朱的。
  • 老山 20
    2023-01-05 18:45

    赵敏不把张无忌拐走,陈友谅,张士诚都是小弟。没有朱元璋什么事?

    风潇潇兮屁凉 回复:
    作者将明教都抬出来了,我们看天龙八部也是合理的吧[得瑟]
    老山 回复: 风潇潇兮屁凉
    依天
  • 2023-01-05 15:04

    以朱的个性,不允许别人顶撞,更不用说和他对骂了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不如缄默 回复:
    他文盲就算了,兄弟你咋跟着冲了,唯一侄子怎么会杀,朱元璋是喜欢开砍头大会,但是亲情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朱文正给老朱幽禁到死,但是封了他后代镇守桂林藩
  • 2023-01-05 17:12

    朱元璋怎么嗜杀了?!

    中条山王富贵 回复: 清风拂山岗
    啥智商能信这种话……朱元璋是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能体恤民情的皇帝之一
    清风拂山岗 回复:
    几乎整个山东,都被朱元璋杀光!你山东人不知道?——为什么在明初,要从山西移民到山东,而且是前后移民20多次,你细想……
  • 2023-01-05 18:44

    老朱对家里人还是很好的,要不然就没有宗室问题了

  • 2023-01-05 20:33

    虽然朱重八被称为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但他手上沾的血可一点都不少!

    叫兽 回复:
    韩灵儿怎么死的?那货可算是名义上的皇帝了,他不死老朱得位就不正,其实老朱早算计好了。[呲牙笑]
    武德大帝朱高煦 回复:
    初夜权哪本正史记录的?但是大萌的朝天女泰州之屠山东之屠赣州之屠牛的啊
  • 2023-01-05 21:08

    一、张士诚不是红巾军,他得到小明王,并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多向元朝皇帝邀功而已。 二、朱元璋若是想弑杀小明王,完全可以借张士诚之手,何必多此一举,北上安丰?何况当时陈友谅在西边不断挑衅。

    用户13xxx06 回复:
    问题是,小明王就是个傀儡,打不打,小明王说了不算[笑着哭]
    用户10xxx48 回复:
    历史有记载,小明王就是沉船而死。而且办事儿那人后来加官晋爵[得瑟]
  • 2023-01-06 00:27

    满篇胡说八道!明朝自己的记录里对朱文正都是含糊其辞的,甚至连洪都保卫战的统帅都把朱文正删除了。这个人算是成也亲情,败也亲情。朱重八那个时候还没成长为帝王又没孩子,就把这个大侄子当接班人培养。小农意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亲侄子和儿子一样。结果事业越搞越大居然有化家为国的意思了,还有了亲子。这时候就尴尬了,侄子位高权重官拜大都督,副统帅怎么办?只有让他消失了,类似丰臣秀吉那个杀生关白。

  • 2023-01-05 20:00

    有二个安丰,不知文中的安丰是东台的安丰还是兴化的安丰?

  • 2023-01-06 08:24

    小编好好看看明史明朝那些事儿等,朱文正被朱元璋囚禁致死,子孙后代封赏。再说了,什么弑君,只是名义上而已,那时候造反部队基本都打这个旗号。

  • 2023-01-05 22:47

    感觉作者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兵

  • 2023-01-05 17:14

    朱文正咎由自取

  • 2023-01-06 08:27

    朱元璋以武夺天下,不想与文人共天下,文人就写也是污蔑他,所以中国宋代及其以后朝代汉人的衰弱,都是这帮文人搞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文阀门阀最可恨

  • 2023-01-05 16:31

    少猜多看。

  • 2023-01-06 08:12

    朱只是喜欢杀贪官而已,对普通民众好得很

  • 2023-01-06 15:19

    哪里来的小崽子胡说八道玩噱头?

  • 2023-01-06 14:36

    朱文正说的啥?

  • 2023-01-07 06:48

    网络不可信,这种网文真砖家。洗地骗流量

  • 2023-01-06 07:29

    清兵入关,儒人投降多,为掩盖罪行,就极力污蔑明一朝所有皇帝,看看清儒人编的《明史》,明朝没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皇帝。

  • 2023-01-06 07:31

    朱元璋斩杀功臣,过河拆桥的本事,自古也无人能及

  • 老K 2
    2023-01-06 06:23

    评论区里都是穿越时空的超人!

  • 2023-01-06 02:15

    圈禁朱文正至死,是因为早年重八无后,把朱文正当接班人培养,关键侄子还争气贼能打,后来又立为五军大都督总览内外军事,已经尾大不掉了,后来有孩子就……[得瑟]

  • 2023-01-05 17:08

    把脑子带上,说是弑君就因为朱文正知道就弄死他吗?弑君就一个人能干的吗?还有小明王不是说被沉湖吗?

  • 2023-01-06 08:43

    朱文正哪里被抽死了?

  • 2023-01-06 01:04

    朱文正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但据说是暗通张士诚

  • 2023-01-07 10:51

    朱文正是真能打,但情商也是真的低,老朱家死的就剩两个男丁,他只要好好跟朱元璋干,亲王妥妥的,然而非要作死,即使这样老朱也没杀他圈禁了起来,还把他儿子封了藩王

  • 2023-01-06 01:47

    错字连篇,不会告诉我这是“通假字”吧。。。[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1-06 07:44

    小编小说看多了吧?什么明教?中国历史上宋元明清造反的都是白莲教![得瑟]

  • 2023-01-17 11:38

    搞刘福通的时候韩林儿死好久了吧

  • 2023-01-18 01:35

    败类离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