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退休之后,总是去跳广场舞,打麻将,是发展低级爱好,会废掉自己。
看看周围,似乎是广场舞泛滥了,大分贝的声音,打扰他人休息,也破坏小区环境。特别是一些老人,滥用公共设施,为了场地,赶走在嬉戏的孩子,确实很掉价。
打麻将的人,整日坐着,输钱了不开心,夫妻因此吵架,赢钱了,别人不开心,影响邻里和睦。
一些没有素质的麻将人,抽烟不断,口无遮拦,传播了负能量。
其实,广场舞和麻将,只要适度发展,可以让老人的生活,变得充实。
广场舞可以让老人活跃,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麻将让人进入思考,避免整日空洞。也会因为有事情可做,生活变得有规律。
比较而言,那些一个朋友都没有,盲目拒绝群处的老人,才更容易废掉,他把自己当成“唯一”,完全和社会脱节,也浑然不觉。
01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说明他的社交价值不高。
作家“明前茶”写了一个叫老顾的人。
老顾从退休开始,就去学习打网球。这是他年轻时的梦想。
学了五节入门课,他就去购了体育园的年卡,准备找人切磋一下,提升技能。
到了体育园,大家都不和他打网球。毕竟,他的技术很差,算不得一个对手。大家也不能总是陪着他,让着他。
无奈之下,老顾就一个人拿起球拍,对着墙壁拍打网球。时间长了,也很乏味。
有一个落雨天,他看到体育园的保安,在奋力推走地上的水。
保安的工作很枯燥,但是坚持下来了。老顾想,自己也能坚持。
出于一片好心,老顾就和保安聊起来,也常常帮助保安一起扫水。
保安对老顾,也很热情,总是会送上一杯开水,说一些鼓励的话。
体育园的一些老球员,看到老顾的人品不错,也主动上来搭话。其中有老冯,就愿意和老顾对打,还传授了很多打网球的技巧。
老顾从此,爱好发展起来了,人也更加乐观了。也说明他从没有价值的人,变成了有价值的人。
不难发现,每一个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发展爱好,感受美好。但在发展之中,不可能是“一个人”的。需要有人指点,陪伴,鼓励,哪怕是欣赏一次,都好。
而得到鼓励、陪伴等,其一开始,是老人具有一定的社交价值。
对于年轻人来说,社交价值,重要的是经济价值;对于退休老人,情绪价值很重要。
一个老人,可以给人提供好的情绪,能够带来一些美的体验,正能量的精神,就不会是一个人孤独着。
比方说,乐观的老人,看人就打招呼,总有一部分人会积极回应;一个善良的老人,总是帮助人,肯定有被人点赞;知书达理的老人,开口就不同凡响;会礼让的老人,会被尊重。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老人,往往是脾气怪,很不好说话,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善举,从而情绪价值没有了,只有情绪。
02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生活的质量会下降。
“海峡都市报”平台上有一条消息:福州晋安区一小区内一对年迈的夫妻在家中过世十多天,才被邻居发现。
经过民警耐心调查,才确定情况,并且联系其家属。
因此,也引发了大家对老人独居生活的讨论。
有的社区,给老人安了智能水表,如果老人一整天不用水,就会发送异常信号,让社区工作人员知道。
也有一些家庭,给老人安了监控器,随时可以看到客厅情况,避免老人出意外。
因为人口的流动频繁,很多老人的儿女,会外出谋生。老人也可能从老家,搬到城里生活。
方方面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老人独居在一个陌生地方的情况,就出现了。
此时,老人的日常,谁来“通风报信”,就成为了刚需。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老人能够得到邻居的关照,是很重要的。邻居每天都会看看,老人在家吗?是否有需求?
搭建邻居信任的关系,这就是朋友感情建立的过程了。
平时毫无互动,老人忽然请邻居帮忙,恐怕是不行的。毕竟邻居对老人,丝毫不了解,也怕讹诈。还有,老人的儿女是什么情况,邻居一概不知。
对于年轻子女来说,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对于独居的退休老人来说,反过来了——出门靠儿女,在家靠朋友。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老人,往往是这样的:邻里不沟通,小区里都是陌生面孔,一条街都找不到一个互相关照的人。这就给自己带来了养老的困惑了。
同样,老人生病住院,也是不搭理人,那就只能靠儿女照顾。万一儿女不在身边的那一刻,有问题,就靠谁呢?同一个房间的病友,是至关重要的人。
03
真正活得好的退休老人,是有朋友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说的“朋友”,不一定是知己,而是广义上的“朋友”。
邻居,病友,舞友、麻友、老友,甚至是网友,都可以算是朋友。
很多老人,就通过拍摄跳广场舞,发小视频,结交到了四海的朋友,生活更加热情高涨。
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退休老人们,不要盲目鼓吹“一个人独处,最幸福”之类的言论了。
可能我们没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但是我们可以把带来美好体验的人,当成朋友。
因为有了朋友,生活更加方便,内心更加温暖。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